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来,有报道经尾静脉移植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早期帕金森病(PD)大鼠和小鼠可明显改善其异常行为。临床上PD患者就诊时已处于疾病中、晚期,并且药物和外科治疗可有效控制中期PD患者的症状,因此,MSCs治疗PD的主要群体偏向于晚期PD患者。经外周静脉移植MSCs治疗晚期PD鲜见研究,为了更加贴近于临床,我们认为MSCs移植治疗晚期PD,值得我们研究。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的生物学特性及评估经外周静脉行hUC-MSCs移植治疗晚期PD大鼠的疗效,为临床hUC-MSCs移植治疗PD提供实验基础。方法:1.从人脐带和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间充质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以及成脂、成骨、成软骨诱导分化实验,鉴定分离培养的细胞是否为MSCs;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UC-MSCs及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MSCs)的神经细胞标志表达情况;2.用6-OHDA立体定位损毁SD大鼠右侧内侧前脑束,以阿朴吗啡诱导的旋转行为、免疫组化检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和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纤维数量作为晚期PD大鼠模型的评价指标;3.造模后第3周将P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经尾静脉输注1mlM199培养液)、hUC-MSCs治疗组(经尾静脉输注6x106hUC-MSCs)和rBM-MSCs治疗组(经尾静脉输注6x106rBM-MSCs);MSCs移植后第2、4、8、12周检测PD大鼠旋转行为的变化,MSCs移植后第12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和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纤维数量的变化,评估hUC-MSCs的疗效。结果:1.人脐带间充质细胞强表达CD90、CD29、CD73、CD105,弱表达CD106,不表达CD45、CD34及HLA-DR,能够分化为脂肪细胞、骨细胞和软骨细胞;表明我们成功分离了hUC-MSCs;2.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表达CD29、CD9,不表达CD45、CD34,能够分化为脂肪细胞、骨细胞和软骨细胞;表明我们成功分离了rBM-MSCs;3. hUC-MSCs和rBM-MSCs均表达神经干细胞标记Nestin、神经细胞标记NSE及星形胶质细胞标记GFAP,不表达多巴胺能神经元标记TH,表明MSCs可能具有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的潜能;4.造模后第3周手术组大鼠的旋转行为大于6圈/分,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和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纤维损毁90%以上,符合晚期PD大鼠模型标准;5. MSCs移植后第2、4、8、12周PD大鼠旋转行为无改善;6. MSCs移植后第12周PD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和纹状体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纤维损伤情况无改善。结论:1. hUC-MSCs表面带有神经干细胞标记Nestin、神经细胞标记NSE,可能具有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的潜能;2.经外周静脉移植hUC-MSCs治疗晚期PD大鼠无效,建议及早治疗或经其他途径行hUC-MSCs移植治疗,如脑脊液、脑立体定位等途径;3. PD晚期患者因残存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很少,建议在体外将hUC-MSCs诱导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再行移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