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下面部除皱改良切口SMAS筋膜瓣折叠重构与传统切口筋膜下悬吊对比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obo591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改良切口SMAS筋膜瓣折叠重构与传统切口单纯SMAS筋膜下悬吊在中下面部除皱手术后的效果对比。方法:以2008年01月至2014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整形美容科采用手术方式治疗的中下面部老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取符合要求的患者共93例,其中行改良切口筋膜瓣折叠重构组(47例)简称改良组,传统切口单纯SMAS筋膜下悬吊组(46例)简称传统组。改良组手术切口为小切口短瘢痕除皱,切口缩短,不向耳后折叠延伸,筋膜处理方面则由传统组的整体SMAS筋膜剥离提拉悬吊改为行局部SMAS筋膜瓣进行处理,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深度分离,上部分离颞肌及眼轮匝肌上部、中部可钝性分离颞脂肪垫,再进行SMAS的牵引提拉固定,同时分段对SMAS筋膜进行折叠并重构,从而达到面部提升、除皱的目的。结果:两组在试验后都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在随访6个月,面部收紧且富于弹性,从就医美观满意度评价来讲,行改良组与行传统SMA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从整体效果来讲,传统手术组重度衰老患者美容效果要好于改良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改良组在手术平均时间、术后平均恢复时间、术后平均瘢痕长度与传统组相比要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SMAS筋膜悬吊和行改良切口筋膜瓣折叠重构都可改善美观度,使患者面部更加年轻化,但行改良切口筋膜瓣折叠重构手术在手术平均时间、术后平均恢复时间、术后平均瘢痕长度方面要好于行传统手术,并适用于中轻度衰老患者,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SPM5软件分析癫痫患者脑18F-FDG PET代谢图像,探讨SPM5软件及其置信水平与三维像素水平参数设定,在癫痫患者脑PET图像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病例组17例,为2004年1
目的通过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探讨血清Hs-CRP的升高与斑块稳定性关系。方法(1)将259例ACI患者分别根据TOAST和改良的TOAST病因分型标准进行分型,两
目的:研究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与冠心病患者年龄、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的相关性及对冠心病冠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影响以指导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