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炭膜的设计、制备及其气体分离性能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hushengm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膜分离技术作为二十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分离技术,已广泛应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气体分离膜在清洁能源(氢能)的开发利用、温室气体CO2的捕集、分离及回收利用、天然气的纯化以及空气分离等诸多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炭分子筛膜(简称“炭膜”)是一种新颖的具有分子筛分功能的炭基膜材料,因具有较高的气体分离选择性、良好的热和化学稳定性,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关注和研究热情。但目前炭膜的气体渗透性较低,并仍然存在着气体分离膜难以解决的难题即气体的分离选择性与渗透性之间的矛盾关系。如何突破这一矛盾关系,制备出高渗透通量、高分离选择性的气体分离炭膜,是实现炭膜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的关键与前提。从材料的结构设计出发,通过在炭膜前驱体前体中引入纳米尺度的功能基团,利用纳米粒子的界面和尺度效应,在微介观层面上合理设计炭膜前驱体的微结构与组成;调控炭膜的极微孔尺度与分布;赋予炭膜功能化;提高炭膜的气体渗透通量;实现高渗透通量、高选择性的新型功能炭膜的可控制备;是解决气体的分离选择性与渗透性之间的矛盾关系,实现炭膜产业化应用的重要途径。基于上述思路与构想,本论文以制各具有高渗透通量、高分离选择性的新型气体分离功能炭膜为研究目标,在炭膜前驱体的结构设计、制备方法以及炭膜的气体分离机理,功能基团的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研究探索。取得了如下的创新研究成果:以无机纳米氧化物粒子(SiO2,TiO2)为功能基团,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纳米氧化物/炭功能膜(第三章)。利用无机粒子间的孔道以及无机粒子与炭母体间产生的微相分离所形成的超微孔,增加气体分子在炭膜中渗透、扩散通道,提高炭膜对气体的渗透能力。结果表明:纳米氧化物粒子及其无机网络结构增强了膜的气体渗透性能,所制备的TiO2杂化炭膜对单组分O2,渗透系数为520.30 Barrer,O2/N2分离系数达到8.4。该类材料的成功制备为发展新一代的功能炭膜材料提供了新思路。尽管无机纳米氧化物的引入明显地提高了炭膜的气体渗透能力,但并没有很好的改善气体的渗透性与分离选择性的矛盾关系,其原因是无机纳米氧化物不属多孔材料,纳米粒子本身无法提供气体的渗透通道。为此,在第四章中,我们以具有规则、有序孔道结构的纳米沸石分子筛(4A、ZSM-5、T)为功能基团,成功地设计制备出系列沸石分子筛/炭杂化功能炭膜。利用其发达有序的微孔通道及纳米粒子与炭母体间所形成的界面间隙(超微孔结构),实现气体在炭膜中的快速渗透,提高炭膜的气体渗透性。结果证明:沸石分子筛的引入,在保持较高的气体分离选择性的条件下,大幅度提高了炭膜的气体渗透性;并发现沸石分子筛的种类、含量、粒度以及炭化工艺条件对功能炭膜的气体分离性能有决定性影响。经工艺条件的优化设计,以纳米级ZSM-5为功能基团制备的ZSM-5杂化炭膜,对O2的渗透系数达到671.23 Barrer,O2/N2分离系数达11.4。并实现了在温和可控的条件下,通过控制ZSM-5的含量、粒度及炭化工艺条件来调控炭膜的极微孔尺度和分布,制备高渗透通量、高分离选择性的功能炭膜。为了提高炭膜对特定气体分子的“分子识别”能力及渗透选择性能,实现其对气体混合物的有效分离,本论文试图在炭膜中引入了一些具有特殊作用的功能基团,以增强特定气体分子在炭膜中的渗透、扩散能力。如为了提高CO2分子在炭膜中的渗透、扩散能力,选用对CO2分子具有较强的吸附、扩散能力的T型分子筛为功能基团,成功地制备了T/C功能炭膜。结果表明:分子筛的晶体粒度和形态对所制备的T/C功能膜的气体分离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采用小晶体粒度的T型沸石分子筛制备的T/C功能膜对CO2/CH4混合气中CO2的渗透系数达到1 532 Barrer,CO2/CH4分离系数达到179,功能炭膜的气体分离系数可以通过调整分子筛的晶体粒度和形态来控制。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气体在功能炭膜中的渗透、扩散速率,我们对引入的功能基团进行了“扩孔”,设计并制备以有序介孔材料为功能基团的SBA-15/C和MCM-48/C功能炭膜,在炭膜母体中形成“介孔-微孔”复合孔结构体系。利用气体分子在介孔材料孔道中的快速传输作用,增加气体在炭膜中的渗透性能(第五章)。研究表明:有序介孔材料提供的宽阔、畅通的孔道体系,可以实现对小气体分子的快速扩散。并发现引入具有三维孔道体系的MCM-48功能炭膜对气体分子的输送能力要明显高于引入二维孔道体系的SBA-15功能炭膜,MCM-48/C功能膜对H2,CO2,O2的平均渗透系数分别可达到3838.22,2508.01,527.12 Barrer,CO2/CH4,CO2/N2,O2/N2的理想分离系数分别达到:100.3,39.2,8.2。气体分子在炭膜中的分离机理是基于努森扩散辅助的“分子筛分”机理。这为进一步探索该类具有独特“介孔-微孔”复合孔道体系的功能膜材料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碳纳米管与有序介孔炭材料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纳米炭材料,它们的特殊结构特征显示它们对气体分子具有很高的传输能力。在第六章,我们将碳纳米管和有序介孔炭CMK-3材料引入炭膜前躯体,制各了碳纳米管/炭和有序介孔炭/炭功能炭膜。研究发现:碳纳米管/炭功能炭膜的气体渗透性有明显提高,但其分离系数有所降低。有序介孔炭CMK-3的掺杂量以及恒温时间对所制备的CMK-3/C功能膜气体渗透性能有重要影响。CMK-3含量增加,气体渗透系数增大,理想分离系数减小;而炭化恒温时间的则与其相反。本论文对对新型的炭/炭复合型炭膜的探索将进一步拓宽功能炭膜的的研究领域,对构建新型的炭膜结构,对实现高渗透、高选择性功能炭膜的可控制备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登记对抗主义在我国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情的需要。完善登记对抗制度,最关键的就是要均衡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法国、日本在适用登记对抗制度的过程中,
肠外预防性抗生素使目前髋膝关节置换的手术感染率维持在低水平。过去十年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模式由医院获得性向社区获得性转变。近期对耐甲氧西林金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是一位闻名世界的电影导演,尤其擅长拍摄惊悚悬疑片。他深受精神分析学说大师弗洛伊德的影响,创造并完善了悬念的艺术。在他的电影中,巧妙的构思加上令
机构投资者对会计谨慎性的影响既有作用的内部机理,又有外部机理,并具有影响会计谨慎性的动机,本文从这三个角度分析,探究独立机构投资者影响会计谨慎性的作用机理。
<正>头孢拉定为半合成第一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均有杀灭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笔者结合了仇厚援的《体内药物分析方法
本文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对创业板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进行财务分析,将其分类,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中国经济转型,电子商务开始成为国家和政府关注的新领域。近年来以电子商务拉动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已经成为各界共识,在2010年的两会中,温家宝总理在
随着用户对信息需求的逐步增长,已不满足单向的被动的接受信息,他们希望参与其中,交互成为视频领域的发展方向。随着卫星直播电视,网络电视等新的视频传输技术和手段的出现,
目的评价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42例,术后第3天预防性皮下
文化贸易是按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其具有异质性、多样性、共融性、经营外部性等特点,WTO相关贸易协定均对文化贸易的各领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