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进程中我国的货币替代问题研究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y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替代是开放经济下的一种货币性扰动,表现为货币自由兑换前提下,外币在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交易媒介和价值贮藏等方面全部或部分地取代了本币。在当今世界金融经济一体化和加入WTO的大背景下,我国货币当局正坚定不移地推进资本账户的全面开放。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货币替代的风险将很有可能加剧,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研究货币替代的理论,对于我国的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调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章第一部分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提出了货币替代的概念,介绍了国外四种有代表性的货币替代理论:货币服务的生产函数理论,货币需求的边际效应理论,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货币预防需求理论。回顾了国外货币替代理论的演进过程以及我国货币替代理论的研究现状和阶段性成果。 文章第二部分从国民收入水平、国内外的短期利率水平及差异、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程度、国内的通货膨胀水平这四个方面分析了货币替代的决定因素,为后面章节进行实证研究变量的选择做出了铺垫。 文章第三部分着重分析了货币替代对经济的影响。从总体上说,货币替代会扰乱一国正常的金融秩序,影响国内外经济交易的稳定,妨碍国民经济的发展。文中首先分析了货币替代对汇率的影响,引入了汇率的非系统理论和汇率的放大效应理论,并分析了我国尚未完全开放资本账户条件下货币的汇率效应。然后从货币数量的衡量、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三个方面分析了货币替代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接着从通胀税和铸币税两方面分析了货币替代对财政政策的影响。最后分析了货币替代对一般税收和国债发行的影响。 文章第四部分介绍了货币替代程度的衡量指标并对我国现阶段的货币替代程度进行了衡量,得出了现阶段我国的货币替代程度并不高的结论。然后设计了一个适合我国现阶段的货币替代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第二章提出的各种经济因素对货币替代的影响。 文章第五部分引入了反货币替代的“无行动区间”理论,从成本和收益两方面进行考察,进而对反货币替代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以适宜的速度开放资本账户,扩大汇率的弹性区间、实行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谨慎应对本国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进一步完善远期汇率的形成机制,提供真正有效的风险对冲机制等四个反货币替代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本示教控制系统专门针对抛光机器人系统设计,具有示教,补偿,监控,文件管理,程序编译,错误提示等功能;示教器以嵌入式系统为硬件基础,PLC控制交流变频电机,监控机器人状态;并以Pmac运动
随着中美双边贸易的不断扩大,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近年来,巨额中美贸易逆差已成为美国不断对中国在人民币升值等问题上施加压力的借口。而实际上,中美贸易
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资产证券化在美国产生以来,它便凭借新颖而又合理的设计在短短三十多年获得了飞跃式发展。其中的抵押贷款支撑证券市场在美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国债的第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快,文化产业发展伴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增快,也逐渐得到振兴。油画作为艺术文化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化产业发展和绘画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作用。我国油画课堂教学方式一直保持传统教学思路,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转型时期,提高油画课堂教学绘画的创新动力,作者在文中给出思路。  【关键词】油画专业 课堂教学 绘画 创新途径  1 研究背景  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