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保理公司的商业保理融资业务是商业保理公司根据目前市场形势开展的一项为企业提供融资款的业务。由于目前买方市场的逐渐形成,造成例如建筑行业大宗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的问题出现,很多企业因为应收账款变现能力差导致最终企业资金流断裂,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解决融资问题成为企业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目前企业大多从银行获取资金,从银行获得融资款又过于重视企业本身的信用等级,致使小规模中小企业筹措资金变的更加困难。因此,如何利用应收账款实现融资是不少企业可一举两得的方式,商业保理融资业务应运而生。商业保理融资业务传入中国大陆之后呈现爆发式增长,它融资标准从传统意义上的贷款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估变成买卖双方交易的质量评估,它可以把应收账款的债权转卖给商业保理公司,减少企业应收账款份额,甚至可以短期内迅速融到一笔资金,这个变化使得许多企业不仅得到了融资,更可以利用融资款创造更多的利润。因此,这也使得市场中涌现出一批不同于银行的商业保理公司。相应地,由于商业保理发展势头过快,出现了许多不规范操作导致商业保理公司面临许多风险,商业保理融资业务诉讼案件层出不穷,无效业务过多导致行业发展停滞不前。因此本文通过商业保理融资业务案例研究,细化业务流程,明确商业保理公司开展业务关键风险控制点,规范业务行为,建立风险防控体系,降低商业保理公司诉讼风险,促使商业保理行业的健康成长,进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保障整个经济市场的百花齐放,多元发展。本文首先明确了商业保理融资不同于其他融资的特殊性,以及商业保理融资的特点和理论基础,包括商业保理融资的产生与发展、优势、合理性和风险的可能性,其次对广州海印商业保理公司开展的以索菱股份为代表的商业保理融资业务案例进行介绍,包括参与主体的行业背景及公司简介、业务开展过程以及业务开展后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本文在第四五部分采用宏观微观对比分析、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业务风险进行了识别、整合和成因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采用“漏斗式”模型创建完善风险管控体系,为降低商业保理公司保理融资业务的风险提出了合理建议,此外又提出商业保理公司应该如何创新性地进行风险规避,例如开拓融资渠道和利用保险公司转移信用风险等。至此,通过对广州海印开展的索菱股份商业保理融资业务进行剖析规划,建立相对完善和规范的风险管控体系,以期为开展本业务的各个商业保理公司乃至其客户提供良好健康的行为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