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一直是保障性住房领域研究的焦点,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不但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是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因素,因而针对低收入家庭所建立的廉租房制度应该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201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新建160万套廉租房的计划,其庞大的资金压力成为各级政府不可避免的难题,按照传统的廉租房资金来源已经远远不能解决问题,那么拓展新的融资渠道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根据我国现在的国情,单靠政府作为廉租房唯一的供应主体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随着需求数量的增加,廉租房需求和供给的矛盾越来越尖锐,通过市场的手段将私人机构引入到廉租房建设领域提供了现实条件,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PPP模式项目运作的成功经验,通过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以PPP的合作方式来共同完成我国的廉租房建设,在合作过程中,双方秉承风险共担、互惠互利的原则,政府部门授予私人机构一定时期的特许经营权,私人部门通过建设、维护和运营廉租房项目获取一定的商业利润,以保证公私合作机制能够得到更加稳定和健康的发展。本文将廉租房放在公共产品领域内,在分析公共产品相关理论和私人资本动机与效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公私合作(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即PPP)的融资模式来完成我国的廉租房建设,并讨论了PPP模式的具体操作模式、提出了合作项目风险分担的基本原则,分析了政府对建成廉租房租金的价格管制,最后对PPP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性建议。本文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同时对国内外目前在此领域的发展进行了简单的概述,第2章讲述了公共产品和私人资本动机与效用的基本理论,并重点对公共产品供给模式进行分类,然后借鉴新加波、香港、英国和美国等发达地区和国家的公共住房政策,在第4章提出公私部门以PPP模式参与到我国廉租房建设,也是本文的核心内容,最后是结论和建议,对本文整体进行回顾和展望,并提出了改进PPP模式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