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教育财政体制研究——以广西为例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是当前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实现教育公平首要的就是实现区域间、城乡间及校际间的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实现西部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充足,其实也是一个实现教育资源配置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三者具有内在统一性,共同体现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优劣。   当前,我国西部农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依然存在不充足、不公平及无效率问题。它们主要表现为西部多数省区教育投入没达到当地GDP的4%,部分省区还没达到财政支出的15%;西部各省教育支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异各不相同,县域间农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差异较大;农村教育经费存在不完全到位的现象,西部农村小学留级率较高等。   造成这一现状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原因分别是:政府间财政责任博弈产生的“柠檬效应”和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的产生的“挤出效应”;省级政府对县级政府无差别的转移支付和县级以上政府对城乡教育财政供给的不均衡;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多层管理和基层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预算缺失。而造成上述教育财政体制问题的根源是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公共选择、合约及交易成本问题。   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对西部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进行改革。这一改革必须坚持事权对应原则和社会效用最大化原则,具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和强化省级政府的教育责任;二是,建立以县为单位有差别的转移支付体制和实施城乡教育财政供给积极差别化政策;三是,构建简捷高效的教育财政筹资与管理体制和建立基层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经费预算制度。总之,本文拟构建的是“省统筹,省管理”的以省为主的西部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
其他文献
城乡结合部正是近年来外来人口增长较快的地区,外来人口的管理渐渐成为了城乡结合部政府管理的重点难题之一。康桥镇作为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增长较快的典型代表,在外来人口的
西藏文学界今年又收获了一部重要作品,这就是平措扎西的文化散文集《寻迹——在珠穆朗玛峰脚下》.rn这些年里西藏文学始终是在艰难中跋涉,偶尔在中国文坛上灵光一现,随后又沉
期刊
自1918年第一台钟表在烟台问世,烟台钟表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低廉的价格走进了中国平民百姓家庭.rn从胶东地域文化探索,胶东地域文化包括海洋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
期刊
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同时也是非常特殊的一个类别。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定义甚至是其名称也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界定,它自诞生之日起就
经过预算法的修正和国务院的深化改革,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管理逐渐加强。不但对已经存在的债务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且对地方政府新增的债务进行金额限制和渠道封锁,因此,地方政府的对外举债在未来将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如何有效的管理债务、合理安排利用债务资金等方面问题成为了政府决策者的当务之急。GA市的财政体制与该市财政合二为一。城市建设、征地拆迁、招商引资、GA市发展的资金
本研究借对话时代给予的新的思考情境及对硕士生研究性学习现状的反思,目的是基于对话理论挖掘来源于学生自身的阻碍因素,进而探究如何完善研究性学习。   硕士生研究性学习
教育教学一直都是国家教育部门重点关注的对象,针对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实情,我国教育部门相继提出了各种形式的教学要求和标准,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方向.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