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重复网络的语篇研究——以中国大学生的EFL写作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w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到:言以简洁为贵。在对待重复与省略问题,人们一般都强调省略而回避重复,提倡话语简洁、明朗,把重复看作是罗嗦、累赘、繁冗等很渺小的一种语用现象。尤其在英语写作中,人们更是褒省略贬重复,甚至有人认为英语是忌讳重复的,认为省略能使句子简洁精练,语言流畅、生动活泼。老舍把“精练”视为“世界上最好的文字”,他说:“世界上最好的文字,也是最精练的文字。” 然而,无论在口头还是书面语篇中,重复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词汇重复在书面语篇中的作用体现在结构和语义上。结构上形成语篇框架,平衡新旧信息;语义上形成深层次的意义,加强整个语篇的语义设计。Reynolds(2001)认为任何语篇都可能涉及词汇的重复。Tannen(1989)认为词汇重复是语篇的主要特征,在创造语篇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们消极地对待重复是不恰当的。 重复在修辞学中被视为一种修辞策略、一种常规语言的偏离、一种语言艺术。通过有意识的重复,能使语言美化、表达生动有趣,能增强表达力。文体学把重复当作一种叙事手法、写作风格。这些传统研究都是从词汇、句子层面而没从语篇层面来研究词汇重复的功能。 关于英语写作的研究,人们对语法衔接关注较多而对词汇衔接重视不够,尤其是对词汇重复网络的衔接与语篇构建等功能关注更少。词汇是写作的基础。正如Reynolds(2001)所说,写作能力最能检测词汇重复变化的运用。 语篇具有语篇性,因为语篇中各个句子之间有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在语言形式上的体现就是语篇的衔接。如果语篇的某一部分对另一部分的理解起着关键作用,这两部分之间就存在衔接关系。韩礼德和哈桑认为衔接体现在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的使用上。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连贯是构成语篇所必须的,存在于语篇的最底层,通过逻辑使语义关联,形成语篇的无形网络。要使语篇连贯,就应在语篇的意义连接上做文章。只有这样,才能贯通思想的脉络,在意义上形成一个整体。 人们对衔接理论的研究一般都重在把衔接理论用于对语篇的理解与解析,而很少用于语篇构建的研究中。对写作的传统评价方法也常常是老师的主观标准。然而,Hoev却提出了一条较为客观的分析工具——利用词汇重复的稠密度可以判断出中心句、边缘句、话题开始与结尾句。Karoly用统计方法证实了Hoey的分析工具切实可行,从而为非叙事体文章的质量评价提供了一条较为客观的评价体系。 Hoey从书面语篇的角度出发,以英语本族语者的语篇为语料,研究了词汇重复的语篇组织功能。他认为词汇衔接是最主要的衔接方式,而词汇重复网络是构建语篇语义链的主要词汇衔接手段,它不仅能推动主题发展,形成语篇框架,组织衔接、连贯的语篇,而且能帮助文章形成中心句与边缘句、话题开始句与结尾句,形成总结与提纲,帮助学生如何选择词汇与运用词汇,如何缩写文章、写总结,还可用来评价语篇尤其是非叙事体语篇写作的质量以及写作者的写作技能。中心句与文章大意贴近相关,边缘句与文章主题无关。边缘句的多少与文章的质量成反比,文章边缘句的省略与中心句的组合可以构成文章的总结。 Hoey的词汇重复理论把词汇教学带入了语篇层次,对词汇教学很有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让学生从语篇中获取词汇意义的原则。因为实际运用中,最常出现的不是词的基本形态,而是词汇重复中的各种变化形态(简单和复杂变化)。写作是书面交际,词汇是写作的基础,作者应重视词汇重复的语篇衔接与建构功能,多利用复杂重复,尽量少用简单重复。 就作者所知,对词汇重复特征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其分类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从认知语篇的角度出发,根据认知语言学中的典型理论,对词汇重复进行重新分类,研究其特征、功能及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并从《大学英语写作》教材中,选取一篇中国大学生的EFL作文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从词汇重复的选择与运用这个角度,用Hoey提出的词汇模式这一分析工具,着重研究词汇重复网络的语篇衔接功能,即语篇内部词汇的选择对语篇组织建构所起的作用。用Hoey的客观分析方法,尝试性地评价中国大学生英语非叙事体语篇写作的质量,分析其质量与其主观评判等级是否相符,检测他们的写作技能是否成熟,尤其在词汇选择与运用方面。了解他们的优点与弱点,分析其不足之处的原因,找出对策,以期对英语写作教学有更多的启示和帮助。 本文的研究目的有三:用Hoey提出的词汇重复模式这一分析工具来分析中国大学生的EFL写作,验证其理论正确性;检验Hoey的理论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适合分析中国大学生的EFL写作;检测中国大学生的EFL写作技能是否成熟。作者相信,本研究对写作教学一定有较大的启示与帮助,能引起我们在阅读与写作过程中对词汇重复网络的语篇衔接与组织功能的高度重视。 本论文第一、二章介绍了词汇重复的研究背景;第三章阐述了语篇、衔接等术语,词汇重复的定义、特征、分类,以及Hoey的词汇重复模式理论;第四章对样文进行了分析,总结其优缺点,分析其原因;第五章主要分析词汇重复模式理论对EFL写作的启示;第六章总结全文并指出此研究的不足。
其他文献
语类分析是语篇分析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注重对语篇进行深层的描述和阐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语篇的构建。其中,Swales学派的语步理论和Hasan的语类结构潜势理论引起广泛关注和研究
基于预测单向复合材料纵向拉伸强度的随机核模型,引入纤维单丝剩余强度二参数Weibull模型及纤维单丝与基体界面剩余强度模型,研究建立了单向复合材料纵向拉-拉疲劳寿命及剩余
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对聚乙烯-石墨纳米片复合物的结构、力学和气体输运性质进行计算研究,分析其随模拟温度和石墨纳米片填充量的变化规律,探讨纳米界面形成和复合机制以及结
本论文旨在运用对比分析理论来研究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定语从句的生成,并采用错误分析方法来判断学生在测试中的错误是否来自两种语言的不同或来自其他因素。 首先,本文指出
人称指示语自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提出后,在语言学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人称指示语作为指示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交际会话的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各国语言学家们自此从语
在新千年之交,女性享有越来越高的自由度和移动性,随之而来的是女性游记自传在写作数量和读者群体上的增加,伊丽莎白·吉尔伯特于2006年畅销全球的《美食、祈祷和恋爱》一书就是
本文以Krashen (1985) 的“输入假设”,Swain (1993; 1995; 1998) 的“输出假设”,Robinson (1995) 等人提出的“注意力”,Schmidt (1990; 1995; 200) 等人提出的“注意假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