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型蜂窝吸能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395152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蜂窝因力学性能优秀,常被用作车辆吸能装置的吸能元件,但传统的二维蜂窝具有成型工艺复杂、边界效应明显、存在二次加工、外形通常为矩形块状难以适应圆柱形安装空间等缺点。本文提出一种新型蜂窝结构——圆柱型蜂窝,并针对圆柱型蜂窝的结构特点,对其成型工艺、吸能特性、结构优化及应用进行研究,为圆柱型蜂窝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工作如下:(1)分析圆柱型蜂窝的结构特点,制定圆柱型蜂窝的成型工艺,推导圆柱型蜂窝的相对密度,定义圆柱型蜂窝力学性能的四个评价参数:初始峰值力、压缩比、平均压缩力和比吸能。(2)对圆柱型蜂窝的轴向准静态压缩和冲击载荷下的吸能特性进行仿真分析。首先,对圆柱型蜂窝进行准静态压缩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其压缩力-位移曲线分为弹性变形阶段、稳定压缩阶段和压实阶段;其次,采用单一变量法对波纹片边长a、波纹片厚度t1和平片厚度t2三个影响参数进行多组仿真分析,得出随着a减小、t1增大,吸能性能显著增强,t2变化对其吸能特性影响不显著,在t1和t2增加量相同时,前者强度增加量约为后者的8倍;然后利用MATLAB对准静态压缩强度进行数值拟合,得出经验公式,建立响应面函数;最后,对圆柱型蜂窝的轴向冲击载荷进行仿真分析,获得其吸能特性,并与准静态压缩载荷下的吸能特性进行比较,发现动态冲击强度较准静态压缩强度高,随着冲击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且波动性相较静压大。(3)对圆柱型蜂窝进行准静态压缩和落锤冲击实验。首先,通过准静态压缩实验,验证仿真和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其次,对规格相同的圆柱型蜂窝和二维蜂窝进行准静态压缩对比实验,得到圆柱型蜂窝强度高出二维蜂窝约15%;最后,通过对圆柱型蜂窝进行落锤冲击实验,验证动态冲击仿真模型的正确性。(4)以圆柱型蜂窝为吸能元件,进行车辆防爬吸能器设计,并进行相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首先,对以圆柱型蜂窝为吸能元件的防爬吸能器进行设计;其次,通过对防爬吸能器的垂向加载和准静态压缩仿真分析,进行理论可行性验证;最后,制作实验样件,并进行垂向加载、准静态压缩及动态冲击实验,验证了防爬吸能器满足设计要求,为圆柱型蜂窝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近几年,随着我国工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在逐渐走向迫切的需要。这对我国可持续经济的发展与促进有着极大作用。而做好林业育苗工作,是林业管理工作的发展
第一章 荧光细菌印迹传感器快速检测细菌活性的研究目的:细菌活性与细菌毒力直接关联,但目前缺乏快速测定细菌活性的方法。为此,制备可特异性识别活细菌的荧光分了印迹聚合物
在信息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企业之间竞争逐渐演变成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现代物流企业需以信息技术为基本,综合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资源,将产品质量提高,增强服务,不断提高自
警务机制是警务组织与警务活动相互作用的过程及方式,是深化警务改革,激励民警全力投入警务工作的有效手段。当前社会转型时期,认真研究、细心培植警务活动中的思想教育、治安预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表观遗传学是生命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产生了许多重大的研究成果。但是病毒学家们似乎对此无动于衷。直到现在,我们能找到的有关病毒的表观遗传学调控的文
随着我国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我国的教育教学理论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在这种大环境下,教学理论百花齐放,为我国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推动力。不过对于教学
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农民群体的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升级。而当前中国农村地区相对落后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却愈益无法满足农民群体日益增
格非作为当代文坛烙有先锋印记的标志性人物,其作品导向启蒙性鲜明,兼具批判与精英意识。先锋时期,格非小说创作以实验精神和自有意蕴在文坛独树一帜,如《褐色鸟群》《青黄》
患者男性,43岁。间断右上腹疼痛2年余。疼痛由右上腹渐转至下腹,每次持续约5h,直立位及活动后明显加重。近半月症状加重伴体重减轻。CT检查示于直肠前方见一最大径为10cm的类
脂质代谢紊乱是指先天性或获得性因素造成的血液及其他组织器官中脂质及其代谢产物质和量的异常,与肥胖、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已成为全球普遍流行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