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皮酚对胃癌细胞系BGC823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pei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胃癌是发生在胃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据统计,全球每年新发胃癌80余万例,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包括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和细胞凋亡等。为了进一步改善胃癌的生存率,我们在寻求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所采用的丹皮酚(paeonol)是从中药中提取的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低毒性和副作用少的天然化合物,探讨其对胃癌BGC823细胞系增殖、凋亡的影响,为深入研究丹皮酚抗肿瘤机制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   1、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丹皮酚对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   2、采用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法检测丹皮酚作用于BGC823细胞后细胞凋亡的情况。   3、荧光显微镜观察丹皮酚作用于BGC823细胞后细胞形态的变化。   结果:   1、MTT法检测结果显示随着丹皮酚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药物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增强,呈现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   2、采用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随着丹皮酚浓度的增高,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细胞的比例都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荧光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丹皮酚作用后的BGC823细胞中可见核固缩、核碎裂、凋亡小体等典型的改变,而对照组没有相应的变化。   结论:   丹皮酚能够抑制胃癌细胞系BGC823的增殖,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丹皮酚还可促进胃癌细胞系BGC823的凋亡。
其他文献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很高的恶性肿瘤,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首。胃癌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或只有上腹不适、早饱、嗳气等不典型的消化不良症状。常规的B超、血液化验检查甚至CT、PET,都难以发现早期胃癌。早期发现是胃癌治疗的关键因素,主要手段就是胃镜检查。  哪些人群存在胃癌高危因素  一是有胃癌癌前病变的人群。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胃溃疡,还有因为各种原因,切除了部分胃的残胃等疾病患
摘 要 当前,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为日常沟通交流提供方便,更是为中国汉语言文化揭开了新的篇章。网络新词作为网友们惯用的表达方式已经逐渐融入并成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网络热词“任性”被广泛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时被赋予新的含义。本文基于杰弗里·利奇的词义七分法,对网络热词“任性”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当下,该词具备概念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以及搭配意义
研究背景肺癌发病率、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早期缺乏明显的临床表现,30-40%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为中晚期。中央型肺癌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