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是国家为了促进区域、城乡及校际之间教师资源均衡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所作出的政策安排。2014年教育部等三部委出台《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用3-5年的时间使教师交流制度化、常态化,标志着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由尝试探索阶段走向全面推广。论文《县域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现状的调查分析》,在梳理相关研究文献、把握相关研究动态、阐明县域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选取了山东省T县部分初中、小学阶段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访谈,从教师交流的对象、频率、时间、方式、认识以及实际效果等方面了解山东省T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的现实状态,揭示了影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的主要因素有教师交流政策本身、教师交流政策执行、教师的理解与支持三个方面,进而提出推进县域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的策略建议: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教师交流的政策体系;改进工作方式,营造良好的教师交流的内外环境;完善教师交流政策的执行机制,增强教师交流的实效性;多元施策,创新教师交流方式;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激发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