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章草书风流变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grindswo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对特定历史时期(民国)的特定书体(章草)进行研究,从而关照章草书风流变的一篇研究论文。从章草发展史来看,民国章草是继汉魏章草、元明章草之后的又一高峰。民国章草书家在创作上表现出相当的传统功底又有鲜明的个性,风格异彩纷呈。本文力求在前人资料整理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书家、作品为依据,结合史料,拟对民国章草书风流变做出梳理与剖析。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汉晋简牍的出土、民国章草理论的发展、历代章草的积淀三个方面,对民国章草复兴的背景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在各种条件的契合之下,民国章草得以复兴。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根据书风面貌,把民国章草分为碑派章草、帖派章草两个系统:碑派章草由沈曾植开宗立派到王世镗进行过渡至王蘧常趋于稳定,三人基本定型了碑派章草的技法与审美原则,并且以王蘧常的成就为最高,达到民国章草的巅峰;帖派章草以余绍宋、钱玄同、沈从文为代表,他们以汉魏法帖章草、元明章草为基础,在保持经典性的同时依据新视角、新理念及个人性情进行风格演绎,拓殖了帖派章草的创变路径,表明了经典章草创作的无限可能性。第三部分通过对民国章草在书法史中的地位和对当下书法创作的影响的研究,得出民国章草对当代章草创作提供了新的启示与创变空间。
其他文献
21世纪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城市化脚步地加快,社区日益成为广大少年儿童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改革开放后,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已扎根人心,社区在改革、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