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制度概念是历史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度概念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历史思维能力。第八次课程改革后,教材采用“模块+专题”的编写方式,注重知识深度的探究与发掘,因此,教科书增加了许多新知识和新概念。人教版历史必修1中的制度概念具有概括性与结构性、稳定性与发展性、单一性与复杂性,该如何促进课堂的高效运行、如何帮助学生学好历史,成为越来越多专家、学者以及教育教学一线教师群体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课堂实录、访谈等资料的分析:大多数教师能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使制度概念教学趋向清晰化,但由于教科书中的内容跨度大、高度概括、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不清晰,部分教师理论功底较薄、对学情的把握程度有限,再加上高一年级学生基础薄弱、部分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不强、对制度概念有质疑但缺乏提出问题的勇气等原因,在制度概念教学中,也会出现自问自答与死记硬背及核心制度概念出现偏移等问题。教师进行制度概念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有:明确制度概念教学中的核心概念与次要概念、准确理解制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合理进行制度概念教学设计。教师进行制度概念教学时,应当充分运用讲解法帮助学生解释制度概念、多向比较帮助学生区分易混淆制度概念、运用示意图帮助学生形成制度概念体系、利用相关习题对制度概念进行巩固等策略提高制度概念教学质量。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下,教师要根据学情、教学内容等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历史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及广大学生悟史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