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态度、言语指导对3~6岁幼儿坚持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5013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坚持性表现为在某种困难情境中,为达到某一目的而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并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持续或持久的一种行为倾向。我国学者杨丽珠关于3~5岁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结构的研究表明,坚持性是自我控制的重要维度,是对自制力的深化和发展,并且和意志力存有明显的相关,这一过程需要幼儿不断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行为以符合外界的要求,它是自我控制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平常理解的狭义的自我控制能力。因此坚持性与自我控制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3~6岁是人生发展的第一个快速时期,是坚持性发展的关键期,此时促进幼儿坚持性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幼儿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中度过,这就决定幼儿园教师在影响幼儿良好坚持性养成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幼儿园仍然存在教师对幼儿高度控制。教师在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幼儿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实验室实验法针对教师态度与言语指导对幼儿坚持性的影响设计了四种实验情境,采用3×2×2(年龄×教师态度×言语指导方式)三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随机选择沈阳市两所幼儿园,分层选取小、中、大班的幼儿作为实验研究的被试,年龄分布在3~6岁之间,小班平均年龄3.5岁,中班平均年龄4.5岁,大班平均年龄5.5岁。研究结果表明:(1)3~6岁幼儿的坚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的,且4~5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的转折期。(2)3~6岁的幼儿坚持性受教师态度影响显著,且教师积极态度下幼儿的坚持性均明显好于教师消极态度下的坚持性。(3)任务过程中多次言语指导的效果均明显优于任务前一次的言语指导的效果。言语指导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坚持性的影响不同,中班幼儿的坚持性受言语指导的影响波动最大。(4)教师态度以及言语指导方式对幼儿坚持性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教师积极态度下,多次言语指导对幼儿的坚持性会产生最积极的影响;教师消极态度下,两种言语指导对幼儿的坚持性均产生最消极的影响。
其他文献
灵活性归纳是对变化的问题或然性推论的适应,是对灵活性和归纳能力的探究。比如,在幼儿的教育中,教师经常会要求儿童根据不同的规则进行分类。例如,首先要求儿童依据物体功能来分
本文以中国历来的体育解说员能力、体育解说员能力指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探讨了我国体育解说员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之
本文对我国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进行了历史研究。文章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选择本研究的缘由和研究方法,对相关文献研究动向进行综合分析,并对研究中涉及到的主要概念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曾言:“奥运会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志愿者的盛会。”2007年2月4日,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中国长春闭幕,志愿者的优质服务得到各界的高度赞扬。本研究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