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之下,大数据、Fin-tech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以支付宝、陆金所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冲击着银行业。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商业银行业务逐渐显露出不适应金融行业发展速度的疲态,利润率不断下滑。各商业银行纷纷谋求转型,努力在传统信贷业务之外开拓新的业务领域。相当部分的商业银行将发展中间业务作为自身转型的方向。但是发展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转变盈利模式是否有所助益,学术界并没有一致的看法。因此,研究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转型盈利模式的方式、效果以及不足有非常相当大的理论和实务意义。本文将围绕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选择中间业务为转型方向进行论述。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利率市场化和盈利模式的相关理论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程进行梳理,并从宏观经济层面、中观行业层面和微观业务层面剖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造成的影响。然后通过分析16家具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分析营业收入、利息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的变化趋势和构成情况,找到目前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之后以中国工商银行的盈利模式转型为案例,利用动态指标对比分析以及综合评价分析等相关理论、原理、方法,分析工商银行如何在利率市场化浪潮下通过发展中间业务来实现战略转型,并通过对其发展中间业务的成效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前文的分析,提出了针对现阶段商业银行进行盈利模式转型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应当改变发展思路,重视中间业务的协同作用;拓展中间业务产品,发掘新的利润增渠道;实行差异化的发展战略,注重投资银行和私人银行业务;研究客户偏好,主动做出调整;加强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水平;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培育专业化人才队伍;重视技术研发,建设智能化银行;等七个方面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