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论是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事物以及把握人们的认识发展规律的理论。在中国古代,认识论集中表现在几千年来哲人们对“知”“行”问题的探讨上。中国古代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相互作用,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研究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一直受到国内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站在“马魂、中体、西用”的立场,将中国古代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进行比较,研究二者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补充,以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国古代知行观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论,是中国思想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将分散于经典著作中的中国古代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进行梳理,通过比较二者的差异性与一致性,找出中国古代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相互关照之处,以期为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奠定理论基础。为了论证中国古代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互补的辩证关系,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文章的第一、二部分通过整理文献,分别介绍中国古代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涵,并从各自的目的、特点和价值取向三方面对二者做详细评介。其次,通过前两部分的梳理,在文章的第三部分中对二者进行比较。从主客体关系、知行内容方面,中国古代知行观倾向于主客统一,“行”方面则更强调个人道德实践,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则是鲜明的主客二分,“行”更注重社会生产实践。中国古代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又表现出了明显的一致,二者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与重视实践两方面都指出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同时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最后,通过二者的比较,研究二者的相互作用。从人与自身、社会、自然三方面关系论证,得出中国古代知行观的重内心关照、“五伦”思想、和谐思想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做了补充,即中国古代知行观在人与自然、社会、自身的关心方面可以丰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时,从认识的来源、认识的过程、认识的判断标准和价值论方面,论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可以使中国古代知行观超越自身。研究中国古代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相互关照,对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中国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知行观在当代的继承与弘扬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该研究对于平衡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具有现实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