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对台北市女性青少年原发性痛经之研究调查,初步探讨原发性痛经的发生率,痛经情形,相关因素,加重或引起痛经的原因,缓解痛经的方法,痛经的就医情况,以及中医证候分类的情形,作为中医对原发性痛经临床诊疗与防治的参考指标。 [一般数据]:调查时间为2004年11月—12月,合格的样本量为723例。是台北市各一所国中、高中、高职、学院、大学中13-20岁的女学生,平均年龄为15.59±1.54(岁)。 [研究方法]:先进行问卷调查,排除不符合标准后共得有效问卷表723份。将调查结果整理编码后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 [统计学处理]:全部数据整理编码后输入计算机处理,采用SPSS10.0版本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以描述统计之次数分配、百分率分析及交叉比对了解痛经的发生率、证型、疼痛程度的分布情形、痛经开始时间、疼痛天数,引起或加重痛经的原因、缓解经痛的方法,及痛经之医药处理方式。以x~2检验了解痛经相关因素之探讨。 [结果]:痛经发生率中,分三组分析:持续痛经之痛经组占56.57%。有痛经史近半年不痛之半年不痛组占25.86%。所以有痛经过的学生共占82.43%。不曾痛经组才占17.57%。痛经程度以中度痛经为多数,占62.59%。在痛经组的辨证分型中以气滞血瘀型占最多(40.34%);气滞血瘀兼寒凝血瘀型次之(26.16%);寒凝血瘀型又次之(22.98%)。痛经多在初经后一年内发生(46.42%),二年内发生共占74.57%。研究中平均初经年龄为12.23±1.17(岁)。初经年龄与痛经发生有显著关联(x 2=17.786,p<.05)。其它相关因素中,痛经与身体状况、睡眠质量、母亲有无痛经有关。引起或加重经痛的原因依次是吃冰品、冷饮、紧张、及吃生冷食物。舒缓经痛采取最多的方法为吃热食、热饮,吃巧克力,热敷腹部。痛经学生中,有22.28%会吃止痛药;只有14.91%曾因痛经而就医。 [结语]:痛经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一方面是初经年龄越来越下降,加上现在小孩自小嗜食冰品、冷饮,月经前后也不忌口,更是一大因素。老祖母常叮咛说女孩子在月经前后要避寒就暖,忌服冰凉,不是没有道理的。当然学习的压力情绪的起伏也有关联。中医的辨证论治在痛经的诊治上疗效显著,如何将中医药治疗痛经的优势介绍给广大的痛经妇女,开发适应时代、有效又方便、让女性青少年乐于接受的治疗方式,当是努力的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