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填分率对溶菌酶溶液膜结晶过程的影响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zq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X射线衍射是确定蛋白质结构的最有效方法,需要有适合做衍射分析的蛋白质晶体。然而,许多生物大分子晶体常常难以成长,一般小分子结晶的方法都不适合于大分子的晶体生长。因此,获得质量完美的蛋白质晶体成为蛋白质结构测定的主要瓶颈,需要探索新的结晶方法以制备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晶体。用膜结晶技术结晶蛋白质可得到适合于衍射分析的大尺寸蛋白质晶体。   本文采用三种不同装填分率的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组件,分别对溶菌酶溶液膜结晶过程进行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装填分率下结晶溶液及洗脱液流速对溶剂跨膜通量和溶菌酶晶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膜组件中纤维分布不均,导致低装填分率(12.4%)下结晶溶液流速在合适范围内的升高并不能有效提高跨膜通量,而对高装填分率(24.7%)下溶剂跨膜通量的影响不大;不同装填分率下溶剂跨膜通量都随着洗脱液流速的升高而增大。在较低的装填分率下,控制合适的结晶溶液流速及洗脱液流速均可以结晶制得质量较好的晶体。   采用相同的三种不同装填分率膜组件,分别对溶菌酶溶液真空膜结晶过程进行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装填分率下膜下游真空度及结晶液流速对溶剂跨膜通量和溶菌酶晶体质量的影响。实验发现,在调节适宜真空度(12.4%及18.6%装填分率的膜组件为0.6KPa,24.7%装填分率为0.2KPa)以保证溶剂跨膜通量的情形下,为了提高真空膜结晶过程所得晶体质量,可以选择将结晶溶液流速放缓,并在沉淀剂中添加DMSO和丙三醇。   此外,本章尝试研究聚四氟乙烯板式膜组件进行渗透膜结晶实验,实验在基于可制得尺寸、晶型较好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的溶菌酶浓度和洗脱剂浓度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4%NaCl作为沉淀剂条件时,最佳溶菌酶浓度为20mg/ml,洗脱剂MgCl2浓度为20%,结晶溶液跨膜通量适宜,可制得高质量溶菌酶晶体。
其他文献
近些年,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反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研究。CdS是一种常用的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剂,但较快的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速率和光腐蚀限制了它在光催化中的应用。在CdS表面负载贵金属助催化剂是简便、有效的提高其光催化效率的方法之一,但由于贵金属价格较高,不利于实际应用,而研究发现,非贵金属Ni对CdS光催化分解水同样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对Ni基助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及其对CdS可见光分解水制氢性能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