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和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经济增长和精神文明建设意义重大。我国文化产业因受计划经济体制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尚处于初始阶段,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迫切需要政府加以规范和引导。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引导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就成为各级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有着“中国香包刺绣之乡”美称的甘肃省庆阳市,近年来立足于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创新,大力发展以香包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产品,连续八年成功举办了“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艺术节”,使庆阳香包文化产业整体迈上了新台阶。2006年,以庆阳香包为代表的民间刺绣艺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庆阳市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并被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命名为“亚洲传统手工技艺文化名城”,庆阳市发展香包文化产业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就。但同时,庆阳市政府在发展香包文化产业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予以破解。本文主要在对庆阳香包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政府职能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在理论层面上,通过文献梳理,笔者力求辨明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的职能与作用,为庆阳香包文化产业发展与地方政府管理的进一步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在实践层面上,笔者结合实地调研数据探析庆阳市政府在香包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庆阳市政府更好的发展香包文化产业提供理论指导。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结构及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导论,此部分内容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旨在为文化产业发展中地方政府职能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然后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国外部分主要从哲学层面所进行的文化基础理论研究和经济带动效用方面所进行的文化产业应用研究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国内部分主要从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实施的必要性、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研究及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研究三个方面进行述。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以及论文的创新和不足。第二部分为文化产业和地方政府职能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此部分首先梳理了文化产业、地方政府和地方政府职能的概念以及文化产业发展中地方政府职能的科学定位。其次,归纳了文化产业发展中地方政府职能的相关理论概述,包括服务型政府理论和公共治理理论。最后,阐述了加强文化产业发展中地方政府职能的作用意义,即有利于促进地方文化体制进一步改革;有利于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利于促进地方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第三部分为庆阳市政府在香包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职能实施及效果评价。此部分内容首先介绍了庆阳市概况,其次梳理了庆阳市发展香包文化产业的基本情况,最后从五个方面总结了庆阳市发展香包文化产业取得的成绩及经验,包括基地建设状态良好、经济效益规模突显、新产品开发初见倪端及品牌推广效果良好。第四部分为庆阳市发展香包文化产业中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首先从缺乏系统、可行的产业政策;政府服务、监管不到位;生产经营分散,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投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投入不足四个方面论述了庆阳市香包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最后从认识不到位、观念滞后和保护力度不够三个层面深入分析了香包文化产业发展中庆阳市政府职能失当的原因。第五部分为对策建议部分,提出了完善庆阳市政府职能加快香包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包括转变落后观念,加快产业发展;深化产业认识,加强宏观领导;制定产业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实施人才工程,强化智力支撑;实施保护机制,强调传承与发展;加快文化资源整合开发,促进庆阳文化产业大发展。论文创新之处:一是本文选取新的对象,即以具有特殊节日气氛的庆阳香包作为研究对象,使得论文对文化产业的研究更具地域性和针对性。二是在归纳总结庆阳香包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庆阳香包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对强化庆阳市政府的职能作用提出了实际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