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的形上学和内圣开外王是牟宗三哲学的主干,这是其站在现代学术视野观念下对中国固有文化反省的重要成果,我们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必须相应才谈得上对牟宗三哲学的吸收和超越,而牟宗三易学思想正是帮助我们理解的一个关键点(通孔)。本文以牟宗三易学思想为切入点,通过研读和梳理其主要学术著作,找到了理解其哲学思想的线索与关键,并明白了其哲学原创力之所在。论文主要以学术史研究与哲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围绕牟宗三论易的核心,采用问题的形式,逐一阐释了牟宗三易学思想的渊源、易学思想发展转变的过程、易学思想与其哲学的关系,并试图对其由研究易学而来哲学创造进行理论层次上的讨论。通过对牟宗三各个时期易学思想的纵贯研究,明显可以看出其易学思想是基于两个不同的层次。通过研究,找到了他在气化层次上由易学研究而提出的关于外王学说之一的“学统”的历史根据;找到了他在心性层次上由易学研究而提出的道德的形上学成立的基础(天道性命贯通)及道德的形上学的实质(即存有即活动者是即体即用或体用不二的另一种翻新)。厘清了牟宗三易学思想与其哲学的关系后,进一步探讨了其道德的形上学和内圣开外王的价值意义与存在的矛盾。道德的形上学是他在继承其师熊十力衣钵的基础上融会中西文化的产物,他抓住了中国文化由“维天之命,於穆不已”而来的“动”义,并借康德哲学为其作了本体论的证明,这是其贡献所在。但同时,他想通过“良知的自我坎陷”而转出知性主体以开出知识却是一厢情愿,因为这存在理论上致命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