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培对几种观赏植物形态结构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AAA0662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Rehd.var.mairei Cheng et L.K.Fu)、瓜栗(Pachira macrocarpa Walp.)、剑叶龙血树(Dracaena cochinchinensis S.C.Chen)、鹅掌柴(Schefflera octophylla Harms)、粉掌(Anthurium andraeanum cv.)和墨兰(Cymbidium sinense Willd)为试验材料,对影响6种植物生根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和最佳营养液进行研究,通过水培根与土培盆栽(以下简称土培)根的形态解剖学及植物生理特性比较,揭示6种植物从土培到水培转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期为观赏植物水培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诱导生根试验以三种不同浓度的生根粉对6种植物进行诱导生根,通过直观分析法获得最佳植物诱导生根浓度,试验结果表明:250 mg/kg的生根粉浓度最适于南方红豆杉、剑叶龙血树和墨兰生根;500 mg/kg的生根粉浓度最适于瓜栗和鹅掌柴的生根,而清水则最适合粉掌生根。(2)营养液的筛选同样采用直观分析法获得最佳植物营养液配方,试验结果表明:霍格兰德配方对瓜栗、粉掌和墨兰较适宜;日本园试配方对南方红豆杉较适宜;清水对剑叶龙血树和鹅掌柴较适宜。(3)根系形态解剖通过对6种植物水培和土培根系进行外观形态及解剖结构观察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水培植物多为由大量不定根组成的根系,表皮完整且光滑,表皮具根毛,水培植物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土培植物根外皮层较厚,多具角质层,皮层细胞小且排列紧密,从外向内,皮层薄壁细胞、木质部和韧皮部可明显区分开来,维管柱在横切面中所占比例较大。植物水培后,根的外皮层变薄,皮层薄壁细胞大且排列不紧密,细胞间隙大,可观察到有明显的通气组织形成;维管柱细胞数量少,木质部多退化。(4)生理指标的测定水培植物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均低于土培。水培对南方红豆杉、剑叶龙血树、粉掌和墨兰的净光合速率影响显著,低于土培对照。水培剑叶龙血树、粉掌和墨兰的叶绿素a、b比值较土培高,因此水培会降低这三种植物的弱光耐受性。水培后6种植物根系活力均比土培对照高,说明水培增强了植物的根系活力,植物会通过加强根系代谢缓解低氧对其造成的伤害。水培植物根的抗氧化酶的活性高于土培对照,瓜栗、剑叶龙血树和鹅掌柴这3种植物水培后SOD、POD和CAT活性相对于土培对照增加显著,因此这3种植物可有效的去除根系因缺氧产生的氧自由基,抗逆性较强,所积累的丙二醛含量也少。而南方红豆杉、粉掌和墨兰这3种植物水培后抗氧化酶虽有所增加,但涨幅不大,不能很好的清除细胞中的氧自由基,抗逆性较差,积累的丙二醛含量多,因此水培起来较另3种植物困难。
其他文献
摘要:面对激情洋溢的小说,该如何引领学生“识路入情”,实现有效而深入的课堂对话,进而纵深挖掘文本内涵,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面临的课题。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促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
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 (L.) G. Don)既是一种观赏花卉,又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本研究采用卫星“实践八号”对长春花的种子进行搭载处理,以同批同期未经搭载的留地种子为对照,通过对诱变后长春花的营养生长、生殖生长、生物量以及生物碱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探索空间条件对长春花的诱变效应,并为长春花的新品种培育提供材料。主要结果如下:1、长春花不同器官中文多灵、长春质碱、长春
柴胡为伞形科(Umbelliferae)柴胡属(Bupleurum L.)植物,具有解表合里、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效,是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本研究构建柴胡(B. chinense DC.)全长cDNA文库,并从cDNA文库中随机挑选了3902个单克隆进行5端测序,挖掘SSR位点,并在对文库测定序列的分析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与蚕豆萎蔫病毒2(Broad bean will virus2, BBWV-
潜热型功能热流体(Latent functionally thermal fluid,LFTF)为特殊的固一液两相流体,其中固体分散相可为胶囊化的相变材料,液体连续相为热传输流体。由于相变胶囊在相变过程中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的需求和消耗迅猛增长。面对当今世界能源压力日显突出,寻找新的能源成为了研究热点。氢由于其本身无色、无嗅、无毒且燃烧后仅生成水,而且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