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术后咽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32例行手术治疗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并发咽瘘的有20例,并对其病例进行整理分析,分别讨论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糖尿病、术前血红蛋白测定值、肿瘤部位、临床分期、术前放疗、术前行气管切开术、手术方式、术中行颈部淋巴结廓清术、术中输血、手术时间、术后鼻饲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等因素与咽瘘发生的关系。结果:五年期间共完成喉癌手术132例,20例术后出现咽瘘,总体发生率约为15.2%,最早发生于手术治疗后的第4天,最晚出现于术后第18天,平均天数为9.1天。患者年龄50至75岁,平均62.2岁,年龄小于60岁组的咽瘘发生率为11.3%(7/62);年龄大于60岁组的咽瘘发生率为18.6%(13/70)。男性患者咽瘘发生率为15.6%(19/122);女性患者咽瘘发生率为10﹪(1/10)。吸烟患者咽瘘发生率为15.3%(13/85);未吸烟患者咽瘘的发生率为14.9%(7/47)。术前血红蛋白<125g/L组患者咽瘘发生率20.0﹪(8/40);术前血红蛋白≥125g/L组患者咽瘘发生率为13.4﹪(12/92)。行喉全切除术者咽瘘的发生率21.8﹪(12/55);行喉部分切除术者咽瘘发生率10.4﹪(8/77)。术中曾行输血治疗的患者咽瘘发生率为21.4﹪(9/42);术中未行输血治疗患者咽瘘的发生率为12.4﹪。手术时间<6小时组患者咽瘘发生率12.8﹪(11/86);手术时间≥6小时组患者咽瘘发生率19.6﹪(9/46)。上述各因素经单因素卡方检验进行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356、0.223、0.004、1.049、3.260、1.888、1.070,P值均>0.05)。患者合并有糖尿病的咽瘘发生率为33.3%(8/24);无糖尿病患者的咽瘘发生率为11.1﹪(12/108)。喉癌的临床分期中,早期喉癌(Ⅰ期+Ⅱ期)咽瘘的发生率9.41﹪(8/85),晚期喉癌(Ⅲ期+Ⅳ期)咽瘘的发生率为25.5﹪(12/47)。在肿瘤临床分型中,声门上型喉癌咽瘘发生率31.3﹪(10/32),声门型喉癌咽瘘发生率7.8﹪(6/77),声门下型喉癌咽瘘发生率18.2﹪(2/11),跨声门型喉癌咽瘘发生率16.7﹪(2/12)。手术前行放疗治疗者咽瘘发生率29.6﹪(8/27);未行放疗治疗者咽瘘发生率11.4﹪(12/105)。术前曾行气管切开者咽瘘发生率27.3﹪(9/33);术前未行气管切开者咽瘘发生率11.1﹪(11/99)。术中同期行颈部淋巴结廓清术者咽瘘发生率25.7﹪(9/35);术中未行颈部淋巴结廓清术者咽瘘发生率11.3﹪(11/97)。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咽瘘发生率29.6﹪(8/27);术后切口未感染患者咽瘘发生率11.4﹪(12/105)。术后鼻饲时间<10天患者咽瘘发生率34.8%(8/23);鼻饲时间10天-15天患者咽瘘发生率10.1﹪(9/89);鼻饲时间>15天患者咽瘘发生率15.0﹪(3/20)。以上因素各亚组内经单因素卡方检验进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5.913、6.118、9.795、4.209、5.029、4.134、4.209、8.653,P值均<0.05)。结论: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肿瘤临床分型及分期的不同,术前接受放疗或行气管切开,术中同期行颈淋巴结廓清术,术后鼻饲时间过早或过晚以及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等因素与咽瘘的发生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