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国参与CPIK(Chinese Program In Korea)项目的学校中,初中汉语课程通常主要有常规课和课后课两种形式。常规课的教学模式是中韩两国教师协同教学,汉语课后课的主要上课模式是中国志愿者独立教学。大部分中国志愿者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同时适应协同教学和独立教学两种模式。鉴于此,论文以协同教学和志愿者独立教学两种教学模式为对象进行研究,基于笔者在韩国CPIK项目中的汉语教学实践,以所在学校首尔祥明中学为例,结合该学校汉语常规课协同教学与课后课独立教学的课堂情况,综合分析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不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为以后的志愿者参与教学提供参考,也为国内汉语教学提供借鉴。同时,论文强调了中国教师在两种教学模式中担任的角色不同,在协同教学模式中辅助教学,在独立教学模式中主导课堂,对如何良好适应这两种角色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理论与方法、国内外研究综述进行说明;第二章以祥明中学为例,介绍韩国初中汉语常规课协同教学和课后课独立教学模式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课程设计、教材使用、课堂教学、测试评估等方面,并分析归纳出常规课和课后课的特点;第三章对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汉语常规课协同教学和课后课独立教学的优势和不足,展示适合祥明中学的教学示例;第四章根据两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缺点,提出针对两种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建议;最后为结语部分,对论文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为后续研究提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