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是现代汉语中的高频副词,也正因为如此,它的意义和用法颇为复杂,很多学者都对此做过探讨。笔者曾经学习日语,在本科期间就对“也”的日汉互译感到困惑。检索了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语料库,我们发现日本留学生在副词“也”的使用上也产生着一定数量的偏误。那么,日本留学生在“也”的使用上是否如动态语料库中的情况一样呢?他们学习副词“也”的现状和其偏误产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本文讨论“也”这个常见的副词,并且以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的日本留学生为考察对象,分析其产生偏误的原因。根据测试及分析,我们发现日本留学生确实存在和语料库中相同的偏误,同时,调查的日本留学生和语料库中的日本留学生在各种偏误发生的比率也很接近。我们还发现这些偏误的产生是由于客观和主观两类原因造成。客观原因是汉语自身的难易度和学习者本体知识掌握程度有限,而主观原因是学习者的逃避策略和母语的负迁移。最后,笔者将日本留学生副词“也”的学习情况与别国留学生和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了对比,希望能对对外汉语教师和汉语文教师教学与研究有所助益。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引言。包括选题原因、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以及研究范围、思路、方法和文献综述。第二章,汉语副词“也”及“也”的日语相似词的义项及用法分析。第三章,台湾的日本留学生学习副词“也”的偏误情况。第四章,日本留学生学习副词“也”偏误形成的原因。最后一部分为结语,总结全文并指出文章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