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曲妥珠单抗是人类表皮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靶向治疗的基石药物,但是患者对曲妥珠单抗治疗的反应不同。目前对于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HER2表达强度与预后的关系尚不明确,不同研究间存在着争议。本文探讨HER2表达强度与经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诊治的248例经粗针穿刺或切检确诊的HER2阳性原发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病例信息,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把HER2阳性患者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为HER2(3+)的患者,根据细胞膜染色比例将HER2表达强度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第二类是HER2(2+)且荧光原位杂交法(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为扩增的患者,根据HER2/CEP17的比值将HER2表达强度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分别分析两类患者HER2表达强度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在第一类HER2(3+)病例中,共入组182例患者,完整收集病例资料及既往HER2受体载玻片,其中8例载玻片未找到,它们完成新的IHC染色,有9例患者失访。以细胞膜染色为标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法计算出HER2阳性表达的界值为55%,分为高表达组(膜染色比例>55%),低表达组(10%<膜染色比例≤55%),其中高表达组155例(85.2%),低表达组27例(14.8%)。卡方检验显示膜染色比例的高低仅与组织学分级有关(χ~2=6.55,P=0.038),与其他病理特征均无关。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淋巴结有无转移与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有关(P=0.024),与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无关,而膜染色比例、年龄和肿物大小等其它病理特征与DFS和OS均无关。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淋巴结是否转移是患者的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38),组织学分级是患者的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39),膜染色比例并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2.在第二类HER2(2+)且FISH扩增的病例中,共入组43例患者,完整收集病例资料,其中14例无FISH报告信息,它们完成新的免疫荧光染色,有2例患者失访。以HER2/CEP17比值等于4为标准,分为高表达组(HER2/CEP17比值>4)和低表达组(2≤HER2/CEP17比值≤4),其中高表达组8例(18.6%),低表达组35例(81.4%)。卡方检验显示HER2/CEP17比值仅与Ki-67有关(χ~2=4.295,P=0.039),与其它病理特征均无关。该类患者未出现死亡相关事件,只分析各临床病例资料与患者DFS关系。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HER2/CEP17的比值与患者的DFS有关(P=0.004),淋巴结有无转移与患者的DFS有关(P=0.046),而其它病理特征与DFS均无关。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HER2/CEP17的比值是DFS的独立影响因子(P=0.027)。结论:1.以55%的膜染色比例作为HER2阳性表达强度的界值,膜染色比例的高低仅与组织学分级有关,但并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子。2.以4作为HER2/CEP17比值大小的界值,其比值的大小与Ki-67有关,且HER2/CEP17比值的大小是DFS的独立影响因子,比值越大预后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