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部分地方黄牛品种母系起源进化分析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zer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PCR和测序技术测定了18个黄牛品种187个个体的线粒体D-loop区段的全序列,包括17个中国地方黄牛品种(5个北方品种,9个南方品种,和3个西藏品种)的185个个体和德国黄牛2个个体,并进行了母系起源进化分析。获得如下结果:1.中国18个黄牛品种186个个体mtDNA D-loop区全序列长度为909 bp~913 bp(一个牦牛序列长度为893 bp),A+T平均含量为61.5%,G+C平均含量为38.5%。2.我国18个黄牛品种187个样品的D-loop单倍型有97种,其中62种普通牛单倍型,34种瘤牛单倍型以及一个牦牛类型单倍型。共产生了110个多态位点,其中普通牛和瘤牛群体内的变异位点分别为75个和43个。3.18个黄牛品种平均单倍型多样度(average haplotype diversity, Hd)为0.926±0.016,平均核苷酸变异数(average number of nucleotide differences, k)为23.116,核苷酸多样度(nucleotide diversity,π)为0.02560±0.00034,表明中国黄牛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4.根据mtDNA单倍型的系统发育分析和网络分析表明,中国黄牛主要存在普通牛和瘤牛两大母系起源,出现的频率分别为54.55%和45.45%;同时还发现了一个牦牛类型的CladeⅢ。5.通过对NJ树上独立于普通牛和瘤牛支系之外一个特异支系的分析,发现中国西藏黄牛品种中存在牦牛血液,这是典型的母系遗传渗入现象。6.中国西藏地区的黄牛中不仅仅是普通牛类型,而且瘤牛类型序列所占的比例相当大;普通牛和瘤牛在日喀则驼峰牛中占的比例分别是64.3%和35.7%,在阿沛甲咂牛中占的比例分别是50.0%和50.0%,充分证明了西藏地区瘤牛类型黄牛的存在。西藏瘤牛主要分布在I2和I1的SH2中,在中国瘤牛中是一个非常独特的隔离类型。云南高峰牛的瘤牛与西藏瘤牛单倍型分布的情况一样,且有单倍型在I2中重合,这证明了与其它中国瘤牛相比,云南高峰瘤牛和西藏瘤牛型黄牛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起源历史和迁移起源地。西藏黄牛中没有发现T2类型,这也与云南昭通牛的情况是一样的。7.对瘤牛单倍型网络分析表明,中国的瘤牛主要存在两大类群I1和I2。而I1内部又可以分成了两个亚群SH1和SH2。中国瘤牛主要集中分布在I1中,只有两个单倍型分布在I2。8.中国普通牛血统的单倍型类型分为3个支系:支系T2、支系T3、支系T4。其中欧洲起源支系T3在中国黄牛中占绝大多数为81.2%,近东起源的支系T2占8.9%,东北亚起源的支系T4占9.9%。本研究中没有发现代表非洲起源的T1单倍型群。9.中国普通牛的迁移早于瘤牛的迁移,而且存在两个可能的迁移路线,一条为自西向东的东迁,一条为自北向南的南迁。中国北方地区的黄牛品种没有发现瘤牛个体,由南向北瘤牛的比例在减少,证明了瘤牛的迁移则是自南向北的北迁,起源地可能为中国的云南和西藏附近地区。而普通牛很可能是通过两个路径迁移的。
其他文献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生长过程中经常受到各种逆境胁迫,其中干旱是重要的逆境因素之一。近年来干旱呈加重趋势,1949年至1990年我国平均受旱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19.3
林木抗逆基因工程育种是当前生物技术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作为重要的造林与绿化树种之一,杨树有其独特的实验与应用价值。sos是一类抗逆相关的重要基因,能否在木本植物中高效
黄河中游地区节节麦品系T015和T008具有较强的抗穗发芽能力,是小麦穗发芽改良的优异抗源材料。利用其与普通小麦周18和陕225直接杂交后回交得到的BC1F3-T015-周18、BC1F5-T015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核心区和主产区之一,担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该地区农业耕作历史悠久,农业景观的时空异质性较低,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是雄性动物生殖腺内的一群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能向子代传递遗传信息的细胞。由于精原干细胞在医学、遗传学、转基因动
本文以番茄早疫病{Alternaria solani (Ellis et Mmartin)}等19种病原真菌为供试菌,以抑菌圈法和生长速率法检测抑菌活性,系统地研究了大蒜(Allium sativumL.)抑菌成分的提取
根据Genbank(M36686)公布的大豆球蛋白基因Gy3亚基的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优质大豆品种黑农37号中获得约1520bp大小的cDNA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MD19-T载体中。经测序显示该片段含1523个核苷酸,与Genbank(M36686)公布的大豆球蛋白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证实本实验中克隆的cDNA序列为大豆球蛋白Gy3亚基基因。先提取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