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道地药材白芍种质资源的评价研究

来源 :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rx1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以中国传统药材白芍为研究对象,对白芍药材形态学、化学品质和遗传多样性进行科学的品质评价,筛选出优势居群,为白芍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好的种源。方法收集浙江磐安、安徽亳州、四川中江、山东菏泽等地12个居群的白芍种质资源。观察白芍芽、茎、叶、花和果实的形态及白芍药材的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测定不同居群白芍原药材中有效物质的总量,进行不同居群白芍HPLC指纹图谱研究,并用DNA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不同居群间的遗传关系,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白芍种质。结果1.通过白芍各类别生物学特征、药材性状和显微特征比较,可以看到白芍从越冬芽型、茎表皮斑点多少、叶型、心皮被毛程度、根形、根表皮颜色、折断面暴露于空气中的变色情况、根中央导管群和射线排列方式等特征可以将白芍类群进行区分。而按照栽培地域区分白芍居群的传统方式,由于现代交通和信息的发达,各地种苗相互交流和混杂,已经很难进行区分。2.通过白芍各类别有效物质总量的比较,其中白芍总浸出物、总多糖和芍药苷含量在不同居群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白芍的质量和生物性状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综合有效物质的总量,Ⅰ类和Ⅳ类白芍居群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而V类白芍居群其所含的有效物质总量相对较低。3.通过HPLC建立白芍指纹图谱,能初步鉴别不同居群的药材,与白芍标准图谱比较相似度低,表明化学成分种类差异较大,这可能与白芍品种、生长环境、气候、栽培管理等因素有关。通过对白芍居群遗传特征和遗传多样性初步的分析,表明DNA分子标记技术能从分子水平上检测不同居群之间白芍的基因差异,能为下一步开展道地药材的道地特异性研究打下基础,也为白芍药材的种质资源鉴定提供科学依据。结论理论上,通过生态学、化学品质、遗传多样性三个方面的综合评价与筛选,可以选出一个到两个优势居群,但是,实际中却因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及自身的遗传因素共同作用,使结果无法很好的统一。综合三方面优良种质的初步筛选结果再结合白芍在自然条件下的生长状况,选出综合表现良好的一些优势居群:大红袍、高杆红花、胭脂点月、红云连天、乌龙探海居群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产区可以优先推广。
其他文献
通过对苗族服饰文化的研究,挖掘了苗族服饰中远古时代关于"数"的记忆的"刻木记事图"和"蚕娘图";展现了苗族服饰"几何图案"中蕴涵有大量的几何变换,由此产生的数学美引入数学
本文在占有详实资料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运用城市历史地理学方法,分析了五代至元时期与西安城(新城)督建者韩建有关的两个问题,探讨了此时期西安城的城垣范围及其建制特点,并
阐述世界持续农业的发展历史和热带国家发展持续农业的经验 ,分析海南持续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提出海南持续农业的发展策略
<正>2015年米兰世界博览会以“滋养地球,供能生命”为主题,其核心理念为地球上所有人都应该获得健康、安全和充足的食物。其主题的选定更加奠定了可持续食品规划的重要研究意
期刊
对隋代东都洛阳的历史地理研究,特别是关于城坊的考订,前贤已多有用功并成就斐然,而对东都洛阳四郊地名的整理,鉴于传世文献相关记载的匮乏,尚待掌握较为充分的出土墓志资料
通过总结近20年补肾中药对卵巢功能及子宫内膜的影响的实验研究资料,发现补肾中药对卵巢功能及子宫内膜具有类激素样作用,可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促卵泡生长和促排卵;
目的:研究针刺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损伤的“治未病”作用及其神经生物学分子机制。方法:以肾俞、百会穴为针刺用穴;颈动脉引流法全脑缺血7m in再灌注造模;病理学石蜡
山川祭祀在中国古代国家祭祀体系中地位显要,秦代首创了统一王朝山川祭祀的大格局,将名山大川整合为一个体系,其中又有"崤以东"与"华以西"的区分。西汉中前期对秦的格局既有
兴趣可以激发人愉快地、主动地从事或研究某事。对于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作文教学来说,写作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仅就中学生写作兴趣培养这一问题,从三方面加
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建设是时代的选择。将品牌理念植入党建工作,积极创建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并使之成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