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血糖是糖尿病的标志以及导致肾脏并发症的起因,持续的高血糖能引起肾脏多种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形成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因此,高血糖和AGEs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对DN的研究,多以动物整体模型为主,或AGEs或GLU单独损伤肾细胞较为常见,而高糖和AGEs联合损伤细胞的研究还未见报道。与此同时,血糖波动对DN患者危害性的认识在临床研究中也已引起重视,但对血糖波动造成DN机制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 本文通过高糖和AGEs共同作用于肾细胞,并通过建立葡萄糖浓度波动细胞模型,在细胞水平研究高糖和AGEs及葡萄糖浓度波动对肾细胞的作用以及对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表达的影响,以探讨DN的发病机制。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了实验研究。一:糖基化终产物和高糖对大鼠肾系膜细胞株(Rat 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RGMC)及小鼠原代肾细胞(Mouse Kidney Cell,MKC)的联合损伤作用;二:GLU浓度的波动对RGMC及MKC的损伤作用:三:GLU浓度的变化对RGMC表面RAGE表达的影响。 一:通过研究AGEs和高糖对RGMC及MKC的联合损伤作用,探讨DN的发病机理。把RGMC分为:正常组(Omg/mlAGEs+5.5mmol/LGLU)、2mg/mlAGEs组、12mg/mlAGEs组30mmol/LGLU组、2mg/mlAGEs+30mmol/LGLU组、12mg/mlAGEs+30mmol/LGLU组,培养24小时。将MKC接入24孔板,每组4复孔;单独损伤时,各组AGEs的终浓度分别为:0、2、4、5、10、20、25mg/ml,GLU的终浓度分别为:0、5、10、30、50、100、150mmol/L;联合损伤时,分组情况为:0、4、10、25mg/mlAGEs、5mg/mlAGEs+30mmol/LGLU、10mg/mlAGEs+30mmol/L组。结果发现,随着AGEs和高糖浓度的增大、作用时间的延长,肾细胞乳酸脱氢酶(LDH)、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泄漏率(量)不断升高,谷胱苷肽(GSH)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不断降低。且AGEs和高糖共存时能加剧对细胞的损伤。 二:通过不断改变RGMC和MKC培养基中的GLU浓度,模拟糖尿病人的血糖波动情况,研究GLU浓度的波动对肾细胞的影响,以探讨DN的发病机制。细胞分为正常组(培养基中GLU浓度为5mmol/L)、高糖组(30mmol/LGLU)、低糖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