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网状网(WMN:Wireless Mesh Network)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网络形态,是多点到多点的相对静态的网状拓扑结构。它不是传统的节点与基础设施的一跳关系,而是通过邻居节点的多跳中继后接入网络。具有灵活分布、多跳、自组织、自愈的特点,能够提供很强的网络容错能力。它的建设与维护简便,成本低及易安装的特征,使得无线网状网较为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人们对无线网络数量和质量上需求的不断提高,无线网状网的发展也面临诸如吞吐量,健壮性,资源管理,安全性等方面的一些问题。传统的路由机制已不能适应其发展。文中引入网络编码这种新兴的技术手段来改变传统路由对其发展的制约。网络编码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存储到转发的数据传输模式,网络中的中间节点会对接收到的多个数据包进行编译码信息的处理后,再发送出去。网络编码增加了单次数据传输的信息量,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吞吐量。文章首先介绍了无线网状网的特征、体系结构及无线网状网伴随自身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采用网络编码这一新兴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无线网状网所遇到的问题,从而达到改善无线网状网性能的目的。接着文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网络编码的概念,其中分析了网络编码与传统路由的对比,与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对比。并由此揭示网络编码的本质。这其中重点分析了无线网络编码的主要技术原理,进一步分析了随机线性网络编码技术及基于网络编码技术的无线网状网路由协议。针对如何将网络编码合理有效地运用到无线Mesh网络中,文章提出了基于网络编码的独立多路径路由协议IM-NCR(Independent Multi-path based on Network Coding Routing)。在对比其它无线Mesh网络多路径协议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IM-NCR协议的参数设置,编码数据包的格式及缓冲区管理和确认机制,并给出了IM-NCR协议实现的具体工作过程。最后通过NS2仿真平台进行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如下:在基于网络编码的独立多路径路由协议的环境下,网络吞吐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系统端到端的时延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少。文章进一步就改善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Mesh网络环境的性能,从路由协议过程中的节点调度制度方面考虑,提出了动态平衡节点退出的路由策略。提出了在机会主义路由的环境下,转发节点群中的某些节点无需等待ACK确认消息,可先行退出的路由策略。通过仿真证明动态平衡节点退出路由调度策略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证实,此动态平衡节点退出调度策略提高了节点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网络的资源浪费。论文最后对文章做了总结,并对未来工作提出了研究方向。考虑在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网状网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在机会路由协议的设计中,对路由度量,转发节点的选择和路由维护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合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