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选择和平发展道路,是综合考虑中国国情、历史文化传统、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及社会主义的和平性质的必然结果。早在邓小平时代,就提出了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初步形成了和平发展的战略思想。其后,这一思想不断得到深化与发展。实际上,中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就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的和平发展是开放的、合作的、科学的、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是经济、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全方位发展。中国的和平发展意味着中国不搞武力扩张,不会危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虽然中国和平发展关键在于内部因素,要靠自身努力发展,但是良好的国际环境更加有助于中国和平发展。依据现实主义理论,国家实力的强弱决定了它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也决定了它对国际环境的影响程度。由于印度实行经济改革后,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对国际环境的影响显著增强。加之,印度又与中国紧密相邻。因此,印度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安全、政治、经济环境有着重要影响。研究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的印度因素,有利于中国利用其中的积极影响,避免其中的消极影响,促进中国和平发展的进程。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从安全、政治、经济角度分析了印度是影响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安全上,印度不断加强军事力量,调整安全战略,对周边的军事震慑力加大,影响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政治上,印度主导南亚,与美日俄等大国关系密切,在许多国际组织中地位重要,国际能见度增强,影响着中国的国际政治环境。经济上,印度实力增强,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美誉度提高,影响着中国的国际经济环境。第二部分,介绍了印度对中国和平发展的积极影响。安全上,印度通过推动中印军事高层互访、军事演习及军舰互访,有利于促进中印军事交流与合作;通过推动中印谈判等,可以促进双方边界问题、西藏问题等历史问题的解决;印度还可以通过促进中国加强与南亚的关系,巩固在东南亚的地位,稳定中国与东北亚的关系,密切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政治上,印度可以与中国共同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以及加强中印在生态政治领域的合作,从而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还可以粉碎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联合印度制约中国的图谋,保障中国发展的战略空间。经济上,印度可以促进双边贸易额的扩大,经贸合作领域的拓展,促进经贸关系发展,也可以促进边贸经济发展,增强经济结构互补,推动中印经贸互补。第三部分,分析了印度对中国和平发展的消极影响。安全上,印度在中印边境动作频频,调整国家安全战略,加强与美俄日等大国的军事合作,增加中国的安全压力;印度还介入与其本不相干的南海争端,导致南海问题更加复杂化,威胁中国的领土安全;印度还大肆炒作中印水资源争端,营造两国之间的紧张气氛,威胁中国周边安全。政治上,印度宣扬“中国威胁论”,丑化中国的国际形象;制约中国与南盟、东盟及环印联盟的关系。经济上,印度一方面设置贸易壁垒,频繁对中国商品进行反倾销,加剧中印经贸摩擦,另一方面,印度由于投资环境的改善、自身经济发展及能源需求激增,加剧了中印在吸引外资、市场占有及能源进口方面的竞争。第四部分,分析了如何强化中印合作,助推中国和平发展。安全上,加强反恐安全合作和海上安全合作,优化国际安全环境。政治上,加强中印政治合作,优化国际政治环境。具体来说:加强政府间的沟通,促进民间交往,增强中印政治交流;在边界问题和西藏问题上,加紧谈判,协商解决;在国际组织内,与中印协商一致处理国际问题;正确对待中美印、中俄印、中日印、中巴印关系。经济上,消除经济摩擦,缓解经济竞争,深化中印经贸合作,优化国际经济环境。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多学科交叉法及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印度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影响,旨在利用印度因素促进中国和平发展。虽然在文章中分析了印度对中国和平发展的诸多制约,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发展中印关系前景可观,只要我们加以推动,必能促使印度发挥对中国和平发展的更多积极作用,减弱甚至消除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