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功能化纳米氧化石墨烯(functionalized nano-graphene oxide,FNGO)具有非常高的比表面积和大量的的含氧官能团,例如:羟基、羧基、环氧基等,使其可以进行分子负载和生物共轭,具有良好的药物/基因递送能力。目前针对功能化纳米氧化石墨烯的载药应用研究还需深入探索。因此,本论文采用分阶段高温反应的Hummers法制备功能化纳米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通过透明质酸和聚乙二醇对氧化石墨烯的修饰来验证其良好的可修饰性,进一步采用离心技术对功能化纳米氧化石墨烯进行尺寸分离。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1)以Hummers法为基础实验方案,结合浓硫酸、高锰酸钾、硝酸钠在加热下对石墨粉的氧化处理,调控反应温度和时间,得到了一种六阶段加热反应方法;由于前期加热反应时间充分,将反应体系加水而产生瞬间高温(操作缓慢、比较危险)步骤改进为冰浴降温至20℃后加去离子水冰块;通过600 w探针超声得到少层、分散性良好的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实验方案得到的氧化石墨烯厚度小于1纳米,粒径集中分布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之间,具备羟基、羧基、环氧基等官能团,可不通过常用的羧基化而直接对其行化学修饰;改进的实验方案大大降低了因快速加热和迅速升温所导致的不安全性和不确定性,为功能化纳米氧化石墨烯药物载体的产业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2)对所制备的功能化纳米氧化石墨烯载体进行化学修饰,常用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和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对功能化纳米氧化石墨烯载体进行枝接。研究结果表明:透明质酸通过碳二亚胺法成功与制备的功能化纳米氧化石墨烯化学连接,得到的功能化纳米氧化石墨烯-透明质酸化合物(FNGO-HA)相比于FNGO在生理盐水中有更好的稳定性;功能化纳米氧化石墨烯与聚乙二醇之间形成酰胺键,得到的功能化纳米氧化石墨烯-聚乙二醇化合物(FNGO-PEG)比FNGO-HA在0.2MPBS缓冲液中的稳定性更好。(3)采用差速离心法、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和甘油密度梯度离心对FNGO水分散液进行分离,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离心后的样品并做尺寸分布统计。使用差速离心法得到了平均粒径为52.06 nm的FNGO,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得到了平均粒径分别为59.68、69.75、76.96、102.69、155.64和199.30 nm的FNGO,在甘油密度梯度离心下得到了平均粒径分别为52.14、61.30、82.46和103.31nm的FN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