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普遍认为学习外语是越早越好,一些著名的语言学家提出了二语习得领域的“关键期假说”作为其理论上的支持。他们认为:在青春期以前,学习者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期、大脑的可塑性极强,因此,学习的起始年龄越早,就越容易学会地道的第二语言;相反,在青春期过后,学习者的生理和心理都已逐渐发育成熟,大脑也逐渐失去了可塑性,他们已错过了学习第二语言的最佳年龄。对于是否有“关键期”的存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界并没有达成共识,长期以来他们一直争论的核心问题是儿童期就开始学习外语是否比成年后才开始学习外语更具优势以及到底什么年龄阶段才是学习外语的最佳起始年龄。双方提出各自不同的看法并努力通过各种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虽然外语界对外语学习是否有“关键期”还没有得出最后权威的结论,在中国却有越来越多的儿童很早就开始学习外语(主要指英语)。小学普遍开设了英语课,很多幼儿园也开设了英语课,所谓双语幼儿园也越来越多,针对儿童的英语培训学校遍布全国,我国外语学习明显呈低龄化趋势。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对幼儿园以及小学英语学习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结果表明幼儿园和小学的英语学习在师资、教材、课程大纲、课程安排、与小学、中学英语学习的衔接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儿童英语学习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此作者对“学习外语越早越好”的观点及其理论背景提出了质疑。本文区分了习得与学得、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二语与双语等不同的概念,介绍了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的理论框架及其支持者和反对者的观点和实证,指出“关键期假说”并没有得到验证,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属于外语学习,在本质上不同于第二语言习得,因此把第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的理论生硬的运用于指导中国的儿童英语学习是不合适的。笔者也对长沙师范学校的100名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一番实验调查。首先根据学习英语的不同起始年龄将他们分成三组,然后查阅其高考英语成绩、大学英语四级成绩以及《大学英语(2)》和《大学英语(3)》两门课程的考核成绩并将其作为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较早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并不比较晚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有着明显的优势,较晚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在各次考试中反而表现更好。从课程考核成绩来看,虽然从儿童时期就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在听力和口语方面表现出一些优势,但并不明显,而且在其它方面完全不占优势。年龄仅是影响外语学习的诸多因素之一,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在学习外语时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与优势。成年人学习外语的优势是:成年人的大脑已经完全发育并且拥有各种社会经验,这使得成年人在外语学习时的智力、记忆力、学习动机等都优于儿童;而儿童学习外语的优势是:从长远来看,儿童时期就开始学习外语的学生的语音和听力更好。总之,外语学习并不是越早越好。“关键期假说”只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一个未经证实的假设,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不能作为我国儿童外语学习的依据。儿童、少年和成人在外语学习中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不应片面夸大年龄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我们不鼓励幼儿园开设英语课程,因为过早学习外语对儿童的母语学习可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即使要在儿童时期就开始学习外语,学习的重点也应该是语音与听力。作者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能对我国的儿童外语(英语)学习以及外语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