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峤作为初唐的重要诗人,为后人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李峤诗在日本的流传及发扬光大更是出乎国人之意料。然而李峤在中国文学史上并不广为人知。本文在分析研究李峤诗歌的基础上,意图确定李峤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为其正名。本文考察了大量的史实和前人的研究,对李峤其人其事都做了研究,本文借助《广韵》等音韵著作,逐字逐句分析李峤诗的声韵调,恢复李峤诗在唐代的声貌,着重分析其平仄、声病、对仗和用韵规律。论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主要内容是介绍李峤诗歌创作的概况,李峤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李峤诗歌的流传及保存现状。第二部分是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内容是对李峤诗的完整分析。第二章是对李峤诗平仄的分析。根据每首诗中每个字在广韵中的读音,根据最优原则标注其平仄,观察分析其平仄现状是否符合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提出的平仄规律,并参照其他名家所提出的平仄规律对李峤诗进行分类,重新界定其为古风还是近体诗,并划分出了绝句与律诗,并总结出李峤诗歌的平仄规律。第三章是对李峤诗声病的分析。根据“八病”之说,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正纽”、“傍纽”。其中有的是近体诗所不能有的,有的是古体诗所特有的。通过对李峤诗平仄的分析,可以归结出每首诗中平仄不合规律时所犯的八病,据此判定诗歌的属性。第四章是对李峤诗对仗的分析。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一书中提出了“对仗”的规律和种类。论文查阅了相关资料,在掌握全文意义和对仗规律的基础上,对李峤的每首诗歌进行了对仗分析,并与王力先生的规律总结相比较,从而更好的界定了李峤诗歌的分类。第五章是对李峤诗用韵的分析。用韵是否严格是古体诗与近体诗的重要区别。在总结历代音韵名家对于古诗用韵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李峤诗歌的用韵情况,参照二百零六韵进行分析,总结规律。第三部分是第六章,是对全文的总结。论文通过系统的研究,归结出初唐诗的部分风貌,以求有助于初唐乃至中国诗歌声律的研究,具体为:一、填补李峤诗律研究空白;二、推进唐代尤其是初唐诗歌的整体研究;三、为李峤在文学史上做一个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