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内输入葡萄糖电解质液复合卡巴胆碱复苏致死性失血性休克犬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oa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建立研究胃肠道补液复苏失血性休克的大动物模型,观察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溶液对致死性失血性休克犬血液动力学指标、脏器功能和生存率的影响;2.研究卡巴胆碱能否改善胃肠缺血引起的胃排空和肠吸收障碍,为提高口服液体复苏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成年雄性Beagle犬40只,采用分步放血法建立40﹪血容量失血的致死性低血容量休克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不补液组(NR组)、口服补液组(OR组)、口服补液复合卡巴胆碱组(OC组)和静脉补液组(VR组)。失血后第1个24hNR组无治疗,其余各组于制模完成后24h内分别经胃管和静脉输入3倍失血量的葡萄糖-电解质溶液(GES):前8h输入GES的2/3,之后输注剩余1/3。失血后24h开始各组动物均实施静脉补液,输入2倍失血量的乳酸钠林格氏液、10%葡萄糖盐水和复合氨基酸补充生理消耗量。分别于失血前、失血后2、4、8、24、48和72h通过PICCO心肺容量监护仪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于各时间点抽血检测脏器功能指标;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各时间点肠黏膜血流量;吲哚菁绿法测量血浆容量;ECT法检测胃排空率;酚红法检测肠道对GES液中水分和电解质吸收速率;并记录各组动物失血后平均生存时间和72h生存率。结果:1.生存率变化:各组犬平均生存时间差异显著:VR组(72h)>OC组(58.4h)>OR组(45.6h)>NR组(40h);失血后72h生存率差异显著,VR组(100%)>OC组(80%)>OR组(50%)>NR组(20%)。2.血流动力学指标:伤后各组MAP、心排指数、血浆容量和肠粘膜血流量均明显降低,各补液组显著高于不补液组。失血后8-24hVR组上述指标恢复明显优于口服补液组,OC组各指标改善明显优于OR组。3.脏器功能指标:伤后4h开始各组血浆ALT、CK-MB及Cr、BUN水平均显著升高,随时间逐渐恢复;4-48hVR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口服补液组(均p<0.01)。4.胃排空和肠吸收:各组伤后各时间点胃排空率以及肠道对水和Na+吸收效率较伤前均显著降低,OC组4-24h胃排空率与肠吸收率明显高于OR组(均p<0.01),48h后各组无明显差异。结论1.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通过胃肠道补液复苏失血性休克的大动物模型;2.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溶液能显著改善致死性失血性休克犬血液动力学指标、脏器功能和生存率,能作为无静脉补液条件时复苏失血性休克的应急液体治疗方式;3.卡巴胆碱能改善胃肠缺血引起的胃排空和肠吸收障碍,有助于提高口服液体复苏的疗效。
其他文献
提高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效益,是建设绿色基础建设中急于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计算出已有防护林的透光度、防护林之间的距离以及防护林的占地面积,并且还要对
笔者在2005年6月至2013年9月间,对260例外科腹部手术后发生胃肠胀气的患者采用新斯的明联合维生素B1足三里穴位封闭疗法,促进病人早期胃肠功能恢复,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以国内首例750kV钢管混凝土变电构架工程——甘肃桥湾750kV变电站为背景,进行了4个钢管混凝土法兰节点试件在拉弯荷载作用下的单调静力试验研究。此外,基于ABAQUS 6.12有限元
国有资产是事业单位行使职能、组织事业收入的必要条件和物质保证。近几年来,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投资和专项拨款越来越多。事业单位利用现有资产和技术优势,自我积累、自我发展
论文指出了信息的截获和窃取等方面的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给出了应对措施,对电子商务交易风险管理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正> 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简称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和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所必须消耗材料的数量和质量标准。1 材料消耗定额在企业中的重要性1.
由于交际功能的不同,人们在特定的语言坏境中会选择不同的语言形式,这种逐渐形成的一种语言风格就是语体。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不仅要了解双方的文化根源,也要注意彼此的言语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该病发病急、死亡快,死亡率高。目前,世界各国对该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本文就该病诊断方法和免疫预防方面的研究进
目的探讨三黄汤灌肠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采用TNBS(0.1 g.kg-1TNBS加50%乙醇0.25 mL)诱导制备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