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应用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持续性房颤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术前、术后左心房结构功能变化,并预测房颤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随访至术后6个月维持窦性心律的可能性。 方法:对45例经皮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分别于术前1周、术后24小时、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和25例对照组(健康志愿者)进行左房结构功能及应变率分析,测量和计算左房前后径指数(LADI)、左房面积指数(LAAI)、左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左房射血分数(LAEF)、E/E;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获得左室收缩期左房各壁纵向应变率(SRs)、左室舒张早期左房各壁纵向应变率(SRe)、左房收缩期左房各壁纵向应变率(SRa);并计算左室收缩期左房纵向平均应变率、左室舒张早期左房纵向平均应变率及左房收缩期左房纵向平均应变率。 结果:(1)房颤组术前与对照组相比较,LADI、LAAI、LAVImax、E/E均明显增大,LAEF、左房各壁SRs、SRe及左房壁平均SRs、SRe均明显减低,左房各壁SRa、平均SRa均消失。(2)房颤术后维持窦性心律患者随着随访时间至6个月,LADI、LAAI、LAVImax、 E/E逐渐减小,LAEF、左房壁SRs、SRa、SRe及平均SRs、SRe、SRa均逐渐增高。(3)左室收缩期左房纵向平均应变率预测持续房颤经导管射频术后6个月时维持窦性心律的优势比、95% CI及校正p值分别为0.607、0.471-0.819、0.017。 结论:斑点追踪技术是无创、简便、重复性高的一项技术,可以定量评价持续性房颤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前后左房功能的动态演变;左房整体储存功能可以预测持续房颤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的近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