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了革新之路,吸引外资成为各地政府实施改革开放的显著标志。在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下,招商引资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政府吸引外资过程也存在不少问题。从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程中看,招商引资这一特殊活动的存在有其历史合理性,但是从公共管理学角度看,政府直接招商引资在本质上又有其不合理性。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主体,若过多干预经济活动,易造成政府角色不清、定位不准,这都是转型过程中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不成熟的表现。在招商引资的实际工作中,科学地界定招商边界,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经济工作中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省会,发挥自身优势,近年来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2014年济南市的实际到账外资额已经达到14.35亿美元,招商引资带来的经济效益对济南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利用外资(FDI)规模小、承载能力弱、来源面窄;缺乏统一协调的招商工作体系,没有形成产业策划、项目招商、项目落地及运转的有效顺畅的流程;招商引资形式单一;对产业发展趋势及规律的研究和反应不够,缺乏整体统一的产业导向和措施;具有竞争力的政策和措施不够;营商环境建设有待提升6个方面。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政府招商引资涉及多个部门,行政效率不高;招商引资监督考核制约机制不健全;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立法存在缺位。上述问题影响了济南市的经济运行质量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协调发展。本文在对所掌握的文献资料综合研究、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梳理招商引资组织结构历史沿革,结合济南市的招商引资情况,深入分析新形势下市级地方政府在实际招商引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定位问题,从加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法治环境建设;转变和整合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职能;健全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绩效监督机制;完善市场中介招商组织;转变招商引资理念,建设服务型政府5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有效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投资效益,真正发挥招商引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最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