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它们大都分布面积广,资源丰富,并依托资源而产生和发展的。资源型城市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城市经济建设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一度曾经使得金融发展水平增速较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资源型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对资源毫无节制的开采和浪费,导致资源储备量下降,产业结构不平衡等。这些都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广泛关注。于是,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迫在眉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实现城市“二次腾飞”的重要手段。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必然会有大量的资金需求,那么金融支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很有必要。本文分为三个篇章,分别是理论篇、实证篇和实践篇。理论篇。在文章头二章中,阐述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了金融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接着进入实证篇,以山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为研究对象,选择1991年-2010年山西省地区国民生产总值、金融相关比率、山西省股票市场发展水平和保险市场发展水平四组数据,在Eviews6.0中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最终得出山西省金融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是存在稳定的平衡关系的,但是金融支持的力度和范围却不足。进入实践篇后,首先对山西省经济转型中金融支持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阐述,再结合国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成功案例,给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以启迪和激励。最后结合山西省自身的发展特点,提出山西省金融支持资源型城市的主要对策和措施。在金融机构方面,要加强政府对金融支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统筹规划,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并拓宽金融支持经济转型的范围和力度;在金融市场方面,要为转型创造更多地融资机会,在稳定金融市场的同时,要防范金融风险;在金融环境方面,要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建立一个良好的金融法制环境、健全的社会信用环境和完善的金融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