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PPP模式是国家主推的运作模式,其中BOT模式采用范围最广。BOT项目模式可以解决政府的财政资金不足问题,也为民间投资提供一条新的通道,通过运用BOT项目模式,可以使政府、项目投资方等多方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然而BOT项目运行的理论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尤其是BOT项目内部控制的研究工作,在现有文献中较为欠缺,而结合案例的BOT项目内部控制研究更是少有涉及。首先本文分析了BOT项目在我国的运用现状以及国内外研究成果,总结了BOT项目以及BOT项目内部控制的理论体系。BOT项目具有投资资金量大、项目投资期长的特点,其以特许经营权为核心,对应的内部控制体系也相应具有高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内部控制工作开展也更加有难度,采用的内部控制方法也需要更加灵活,适应项目需求。其后,对具体的BOT项目案例进行介绍与分析,依照项目实际运作流程的各个阶段详细阐述了此BOT项目的内部控制现状,深挖项目内部控制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关键控制点,进而对内控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最后,依据先前分析出的问题以及原因,提出了以下优化建议:健全项目管理团队;建立BOT项目问责机制;做好BOT项目中介服务机构质量控制;做好BOT项目可行性研究控制;加强BOT项目设计环节控制及项目概预算的审核;建立BOT项目手续办理及各项合同约定审核机制;完善BOT项目现场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强BOT项目运营监管;建立BOT项目多方信息沟通机制。本文并非直接套用内部控制的五要素模型,而是针对具体的污水处理厂BOT项目的详细操作流程进行的内部控制研究,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是针对其各个关键控制环节。先是从各个阶段的内部控制现状出发,对内控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具体每个关键控制点中存在的内控问题,最后再针对性的逐一给出应对措施,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但因笔者并非水污染处理专业人士,对于水污染治理的生产经营过程了解还不够透彻,对于A项目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调查还不够深入细致,同时给出的建议还没有在实际业务中经过多次推敲和有效验证,可能存在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