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满意度是衡量中小学教师工作质量的重要参数。工作满意度较高的中小学教师通常会表现出较多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而工作满意度较低的中小学教师则容易表现出较高的转业行为。鉴于工作满意度不仅仅是影响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还是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发育及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揭示影响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已有研究表明,家庭中诸多因素会对个体的工作造成影响,而具体到夫妻关系等某些变量对工作造成影响的研究还是比较少见的,而仅有的相关研究都是以国外的文化背景进行的。鉴于此,本研究主要落脚于我国中小学教师夫妻关系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的研究。另外,已有研究认为,某一领域的情绪反应会溢出影响另一领域角色的活动,因此,本研究试图揭示婚姻中情绪反应在我国中小学教师夫妻关系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机制作用。本研究还将进一步考察社会支持是否通过调节中小学教师夫妻关系与情绪反应的关系而影响工作满意度。本研究的研究一采用结构化访谈探索中小学教师夫妻关系是否影响其工作满意度,以及他们婚姻中的情绪反应是否影响工作满意度。从甘肃省和山东省选取研究对象10名(男教师5名,女教师5名)。访谈过程由研究者独立完成,访谈结果由研究者通过反复听取将录音转录为文字并进行编码。研究二采用问卷设计从甘肃省和山东省10所中小学选取620名教师为本研究被试,获得有效问卷597份。采用陈世民、张进辅和向燕辉编制的《夫妻关系问卷》测查中小学教师夫妻关系,采用Waston和Clark编制黄丽等人引进的《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量表(PANAS)》测查中小学教师婚姻中的情绪反应,采用舒绪伟编制的《教师工作满意感问卷》测查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采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量表测查中小学教师的社会支持。本文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影响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有情绪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其中学校因素主要包括:经费补贴、教师资源、物质环境、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学生成绩、从业时间、福利报酬、职称评比、管理政策;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经济压力。(2)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男教师。(3)中小学教师的夫妻关系与积极情绪反应、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夫妻关系与消极情绪反应显著负相关;积极情绪与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消极情绪与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显著负相关;工作满意度与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4)夫妻关系直接预测工作满意度。具体表现为,夫妻关系得分较高的中小学教师会体验到更高的工作满意度,而夫妻关系得分较低的中小学教师会体验到更低的工作满意度。(5)中小学教师婚姻中的情绪反应在夫妻关系和工作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中小学教师夫妻关系通过婚姻中的情绪反应间接地预测工作满意度。(6)客观支持通过调节中小学教师夫妻关系与积极情绪反应间的关系而影响工作满意。即与低客观支持的中小学教师比,高客观支持的中小学教师有更多的积极情绪反应与更高的工作满意度水平;另外,随着夫妻关系的不断改善,高客观支持的中小学教师婚姻中积极情绪反应水平增加幅度更大,更容易产生高水平的积极情绪反应,从而提高对工作满意度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