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公益组织的不断发展,公益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以弥补政府及市场失灵的作用也不断增强,但是,公益组织在发展中,面临着招不到优秀人才且人才流失严重的人才发展困境。关于人才流失的原因,主流的观点认为是公益组织工资水平低而导致的,但已有研究显示,公益组织是具有非营利性的志愿组织,公益组织人才具有一定志愿者精神和公益情怀,公益人才选择公益服务的动机主要是获得自我实现、个人成长、与社会互动、互惠、同感、获得自尊而并非获得物质上的满足。由此可见,工资水平低在解释公益组织人才流失上出现了不适应性。映像理论是在传统的基于期望利益最大化的决策方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该理论指出,个体在面对非常规决策问题时,首先会基于内心价值进行初步判断,进而才会基于利益最大化的标准进行最优选择,将决策分为两阶段的行为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由于人们往往无法对精细详尽的备选方案进行评价,而导致的期望效用最大化决策方式难以实现的问题。而已有研究表明,人才流失意向是流失的直接前因变量。因此,本文基于映像理论视角,选择价值和工资作为解释变量,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人才流失意向的影响因素,一方面对工资是否会影响公益组织人才流失意向进行确认,以回应主流的观点;另一方面,探寻人才流失意向的根本原因,为公益组织如何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供借鉴。本研究主要获得了以下结论:(1)工资会影响公益组织人才流失意向,但是工资不是影响人才流失意向的唯一因素,除了工资以外,价值也会显著影响人才流失意向。(2)工作年限对价值和工资与人才流失意向的影响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工作年限5年是公益组织人才是否进入职业化的判断标准。工作年限5年以内,还没有进入职业化,价值显著负向影响人才流失意向,而工资与人才流失意向不显著;5年及以上,逐渐进入职业化,价值与人才流失意向不显著,而工资与人才流失意向显著正相关。(3)工资差是工资对人才流失意向的中间变量。在5年及以上,工资越高,其实际工资与理想工资之间的差距也就越小即工资差越小,而公益领域职业化发展不能给人才提供个人发展所需的工资增长空间,导致人才流失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工资水平低是公益组织人才流失意向的表面原因,而公益行业的职业化发展是人才流失意向的深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