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十六大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全国学习十六大精神的热潮中,信息化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往往把信息化与产业、管理等方面结合起来研究,较少将信息化与城市发展结合起来研究,有关信息化与城市现代化的资料在国内外都是零星和不成系统,而这个问题对我国这样一个亟待发展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国家却有着积极的意义。 本文采用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结合、宏观认识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及比较借鉴的方式,试图较为全面的论述当前形势下信息化在城市现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发展动力问题。 本文首先对文章中信息化及城市现代化的定义及范围进行界定,在明确其含义的基础上,化整为零,逐一对组成城市现代化的主要因素作针对性的分析,来说明信息化对城市现代化的积极意义。用这种化整为零、由零及整的分析方法来研究城市现代化问题是本文在研究方法上的一个创新。 理论上论证过信息化对城市现代化的作用以后,作者引入实证分析,通过对中国信息化现状的分析和国外信息化状况的分析,进行比较借鉴,总结出中国信息化的不足。在中外比较分析之后,结合我国现实国情,作者提出,在当前我国整体经济水平不高、发展信息化的良好环境还未营造好的条件下,政府是当前加快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推动力的观点,这与学术界多数学者所认为的企业是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推动力的观点相悖,这个观点也是本文拟创新之处。作者认为政府有能力也有必要承担起中国信息化过程中的职能,政府成为当前信息化的主体,既是历史的选择,又是现实的选择。 在明确政府在发展信息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之后,作者围绕政府职能,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政府是信息化的主要推动力,而推动信息化发展,可以说也是在推动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所以说,信息化是加快中国城市现代化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