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8年,川端康成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发表《我在美丽的日本》的演讲。引用道元和明恵上人的和歌,向世界传达了“雪月花”象征的日本传统审美意识。而这“雪月花”之美,正是来自白居易所吟唱的“雪月花時最憶君”。和歌可谓是日本文学之基,日本人的心灵之语。“月”作为和歌不可或缺的风物,有着独一无二的文学地位。《百人一首》是和歌之精萃且在民间广泛流传,共收录了12首咏月歌。首先,本稿根据“季节歌、恋歌、羁旅歌、杂歌”将咏月歌分类,围绕每一首咏月和歌、探讨歌人以怎样的心境咏唱的,定家又以怎样的理念发掘的,充分探讨月的形象。其次,参考相关注释书、鉴赏书,讨论与汉诗的受容之处。经分析研究,第7首、第23首、第31首、第86首与汉诗为受容关系。另外,第21首、第57首、第68首、第79首与汉诗有着较高的相似读。最后,推定这与撰者的极高的文学造诣有着密切关系,并从汉诗的再受容角度探讨《百人一首》的月与汉诗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