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贵阳市市售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流行情况、毒力基因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在贵阳市内销售点随机采集水产品样品200份,按照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GB 4789.7-2013),分离鉴定样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分离出的菌株应用VITEK 2进行药敏试验(AST-GN09),PCR方法对毒力基因(tdh、trh)的携带进行鉴定。结果:200份水产品中有36份样品分离出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18%;36株副溶血性弧菌分属于五个血清型,O群血清分型结果:O1(6/36)、O2(12/36)、O3(12/36)、O5(3/36)、O10(4/36),无明显优势血清型,呈现血清型多样;36株菌检出1株tdh阳性,所有菌株trh阴性;24株菌对氨苄西林耐药,耐药率为66.67%,有1株菌出现多重耐药,所有菌株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敏感。结论:贵阳市售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已达一定程度,同时存在耐药情况。应加强对水产品销售环节和餐饮加工环节的卫生监督,尤其农贸市场销售及卫生制度需要完善,加强对养殖业和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管理,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以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加强我省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研究,为进一步开展食品安全性研究和预防控制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为评价现有防控措施及政府监管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