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壁及胃周异位胰腺的CT影像学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tao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人胃壁异位胰腺及胃周异位胰腺的CT影像学特征,为CT诊断异位胰腺提供理论基础。异位胰腺是存在于正常胰腺之外的孤立的胰腺组织,与正常胰腺之间无解剖学关系。有报道其发生率为0.55%-13.7%[1],然而因大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多为尸检或腹部手术中偶然发现,故其真正的发生率并不准确。   胃内异位胰腺常发生在胃窦部,与胃癌相似,如果不伴有出血、梗阻等临床症状,异位胰腺可以予以保守治疗并随诊观察,无需手术治疗,手术既增加患者痛苦又浪费医疗资源。另外,胃周异位胰腺与胃周淋巴结相似,如果能准确鉴别对胃癌伴有异位胰腺的患者癌症的准确分期、预后及化疗药的疗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胃部异位胰腺CT资料,其中21例进行了增强CT扫描。于PACS系统上进行图像分析。   结果与讨论:   胃壁异位胰腺24例,病灶多数位于胃窦部或胃大弯侧或混合型,表现为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粘膜下病变,可伴有中央脐凹征或囊性变,表面粘膜增厚或破溃。CT增强后表现为高于、类似或低于正常胰腺的强化方式。胃周脂肪内异位胰腺16例,10例为多发病灶。胃周脂肪内异位胰腺均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小结节,境界清楚,强化程度类似于周围淋巴结。   结论:   胃壁异位胰腺CT表现有其特征性,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胃周异位胰腺应注意与胃周淋巴结鉴别。
其他文献
目的:   有研究表明,和大剂量缓激肽开放全脑屏障不同,经颈内动脉灌注小剂量缓激肽(BK)可以选择性地开放肿瘤的血脑屏障而不影响正常脑组织[1],而具体机制尚不太清楚。BK B2
目的:   检测正常胃粘膜及胃癌组织中Ezrin、survivin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在不同病例中的表达差异及联系,探讨Ezrin、survivin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与胃癌发生发
目的:   Ras作用因子1(Ras interaction/interference1,RIN1)是Ras蛋白的效应因子,其在介导信号转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明确RIN1、ILK之间的关系探讨RIN1在非小
目的:通过研究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各期血浆中人软骨糖蛋白39(Human Cartilage glycoprotein 39,HC gp-39)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探讨HC gp-39对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