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油气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和采油技术的不断更替和完善,使得氧气、二氧化碳、硫化氢与高矿化度地层水共同对油管和地面设施造成严重的腐蚀问题,这已成为困扰石油天然气工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在模拟多种实际油气田腐蚀环境的情况下,对各类缓蚀剂的合成和复配性能进行了研究。在O2/CO2模拟腐蚀环境中,室内合成出了一种酰胺类缓蚀剂BMIA,通过动态失重法研究了与除氧剂水合肼的复配性能。研究表明:缓蚀剂BMIA与除氧剂水合肼的最佳配比为2:3,此时形成的新型缓蚀体系BMIA-H当其使用浓度为500mg/L时,缓蚀率能达到98.32%;动电位极化曲线表明BMIA-H为混合抑制型缓蚀剂;缓蚀剂BMIA在碳钢表面的吸附遵从Langmiur吸附模型,并且是一种化学吸附。在CO2模拟腐蚀环境中,室内用BM油酸、二乙烯三胺和硫酸二乙酯为主要原料合成出了水溶性咪唑啉季铵盐BMI-1,通过静态失重法研究了与表面活性剂、硫脲的复配性能。研究表明:25%BMI-1与12.5%OP-15和3%硫脲进行复配时缓蚀效果最佳,添加此复配缓蚀剂浓度50mg/L后,Q235碳钢的腐蚀速度为0.031mm/a,缓蚀率达到85%;动电位极化曲线表明BMI-1是控制阳极过程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同时研究了合成咪唑啉季铵盐BMI-1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在季铵化反应温度50℃60℃,反应时间3h,反应配比1:0.8时所合成的咪唑啉季铵盐缓蚀效果最好。在H2S/CO2模拟腐蚀环境中,对吡啶类缓蚀剂PB-1与其它药剂的复配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PB-1与表面活性剂AEO-20二元复配时,两者之间有良好的协同效应,但再与双子表面活性剂12-n-12和巯基乙醇三元复配时,它们表现出一定的拮据效应;表面活性剂AEO-20含量为10%时,所形成的复合型缓蚀剂PB-1c的缓蚀效果最好,动态失重评价条件下,缓蚀剂PB-1c的缓蚀效果好于BHH-15和114两种工业品缓蚀剂;动电位极化曲线表明PB-1c是一种抑制阳极过程为主的缓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