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北辽河源典型森林类型土壤呼吸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kh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冀北辽河源大窝铺林场为实验地,在2013年和2014年生长季选取典型森林类型:不同演替阶段的油松天然次生林—油松中龄林(HF)、油松近熟林(NF)、油松成熟林(MF)、油松过熟林(OF),落叶松人工林(LP)、以及白桦-辽东栎-山杨混交天然次生林(MBF)为研究对象,应用Li-8100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定期测定土壤呼吸速率及其温湿度等环境因子,得出以下结论:1.土壤总呼吸及其组分呼吸呈现明显的月际变化。各样地土壤总呼吸及其组分呼吸从测定月份开始升高,在6-8月达到峰值。大部分林分的根系呼吸在8、9月份达到最大值;大部分林分的凋落物呼吸、矿质土壤呼吸在生长旺盛期速率(6-8月)较高。在土壤温度较低时,土壤温度对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呼吸起主导作用;在生长旺盛期,土壤温湿度共同对土壤呼吸起主导作用,但较高的土壤温度会抑制矿质土壤呼吸。2.各组分呼吸比例因年份而异。各林分两年矿质土壤呼吸贡献比例最大,2013年平均值为59.37%,2014年为66.14%;其次为凋落物呼吸,2013年平均值为26.63%,但2014年凋落物呼吸降低至与根系呼吸比例近似相等,分别为16.58%、16.62%;根系呼吸贡献比例在2013年平均值为14.00%。3.温湿度对不同林分土壤呼吸的差异的影响不同。土壤组分呼吸可能对环境因子响应引起的变化近似相同,因此两年间土壤各组分呼吸大小顺序基本一致。土壤温度对不同林分的土壤呼吸起到主导作用,但土壤湿度对土壤总呼吸速率及凋落物呼吸速率也起到一部分的促进作用;对不同年份而言,引起土壤呼吸速率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土壤温度以及大气湿度。4.土壤呼吸与温度均呈显著指数相关。土壤温湿度的解释能力最强。土壤温湿度可以解释土壤总呼吸变化的53.4%-86.4%,凋落物呼吸变化的71.0%-89.7%,根系呼吸变化的42.5%~65.6%,矿质土壤呼吸变化的74.1%-92.3%。对土壤总呼吸及各组分呼吸的Q10值进行比较:凋落物呼吸>土壤总呼吸>矿质土壤呼吸>根系呼吸:土壤呼吸对大气温度的敏感性小于土壤温度。
其他文献
新课改的数学课堂教学倡导对知识素养的“拓展和延伸”[1],用以更高层次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新的意识,达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全面发展的目的.当前,课堂教学中“拓展延伸
摘要:复述课文与背诵课文不同,背诵是照搬原文、一字不漏,机械地重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培养;复述则是在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它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巩固和积累,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如果教师引导得当,坚持训练一段时间下来,即使是篇幅很长的课文,学生都能当堂复述出来。这样,明显节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更避免了死记硬背的弊端。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得到
认识细根的生长特性对于丰富地下生态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明极端干旱区胡杨细根的垂直分布和季节动态变化,本研究以内蒙古额济纳胡杨天然林为研究对象,用Minirhizotr
本文以微逆变器为研究对象,对当前的微逆变器的拓扑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每种结构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和使用场合,本文选择了电流型微逆变器进行深入研究。由于反激型是电流型微逆变器的基础,所以本文对反激型微逆变器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主要研究了微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和反激型微逆变器的损耗分布,还对并网的控制技术和最大功率跟踪技术进行了研究和仿真分析,设计了主电路的器件和系统硬件电路,该研究工作对于光伏并网微逆
磁制冷技术是一项新型绿色制冷技术,与传统的空气压缩式制冷技术相比较,其具有无环境污染、效率高和装置结构紧凑等优点。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对磁制冷系统的制冷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对halbach理论做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六种典型的室温磁制冷系统的磁路结构模型。通过对模型的仿真分析,首先得出磁感应强度的分布,再次经过后处理得到了磁体利用系数、磁性能系数和磁体体积三个重要的性能指标,最后比较了六种结构的优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公开课中常出现此种场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气氛活跃,师生互动流畅。课后细细一想,发现整节课下来学生是说了,但没有一个问题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给人感觉就好像一场表演秀,教师在演讲,学生陪衬,这样的课堂学生的话语权是伪话语权。如何破解这种现象,就成了摆在教育者面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基于学生立场,依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家庭资源、本地乡土资源、网络平台,还学生真正有话语权的生物课堂。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