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作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的四分之一,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十分之一,属于严重缺水地区。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与水资源配置的计划、行政方式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瓶颈。河流上游和下游、地表水和地下水、农业用水和城市用水、经济用水和生态用水之间,供水与需水、短缺与浪费、开源与节流、用水和防污之间的水资源管理的辩证关系的处置,都需要引入市场经济的原则。产权明晰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水权是产权在水资源领域的反映,随着水资源短缺以及水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水问题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水权制度的理论研究、水权的销售、转让等成为目前研究讨论的热点。本文从河南省水利产业水权制度的现状出发,以水权理论以及经济学相关原理为理论基础,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分析河南省水资源供求矛盾的严重性,水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工业发展和需水量之间的计量模型和不存在水权交易市场时以及存在水权交易市场时的水资源利用博弈模型,论述了河南省建立水权市场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河南省水权市场机制是解决水资源供求矛盾的根本出路、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的根本保障的观点;并探讨了河南省水权交易市场建立的原则、选择的模式、以及交易的方式和程序。以及如何通过降低水权交易成本来保证水权交易的收益最大化;最后通过分析建立河南省水权管理机制和水权保护机制,以促进水权市场机制的完善,保证水权交易市场的正常运转。论文对于河南省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