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叶鲜卑花中化学成分及其降脂作用的研究

来源 :江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teryea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窄叶鲜卑花是蔷薇科鲜卑花属植物Sibiraea angustata(Rchd.)Hand-Mazz.,民间俗称“柳茶”。窄叶鲜卑花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中西部地区(青海、甘肃、云南、四川和西藏等)。民间通常以其叶和嫩枝入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及腹部不适,藏族民间有牲畜误食鲜卑花属植物会“掉膘”的说法。《中华本草》记载其有消食、理气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窄叶鲜卑花提取物能显著降低高脂动物模型体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调节脂质代谢,抑制体重增加。此外,窄叶鲜卑花还有免疫调节、助消化、抗氧化等药理作用。因此,本课题组对窄叶鲜卑花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在前期的研究中,采用现代色谱方法及波谱技术成功分离鉴定单萜类、黄酮类、苯丙素类等48个化合物,其中单萜物质含量较高,且药理实验证明其能显著降低高脂饮食模型小鼠体重及血中甘油三酯、血糖的水平,但其降血脂、减重的作用机制不清。为寻找窄叶鲜卑花中的降脂有效成分,本论文利用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半制备液相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柱谱、重结晶等多种分离技术和方法相结合,对其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从窄叶鲜卑花地上部分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48个化合物;并通过1D、2D核磁共振、高分辨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波谱方法和化学方法相结合,鉴定了其中47个化合物,其中含单萜类化合物23个:Sibiraglycoside O(1*)、Sibiraglycoside P(2*)、Sibiraglycoside Q(3*)、Sibiraglycoside R(4*)、Sibiraglycoside S(5*)、Sibiraglycoside T(6*)、Aglycone(19)、Sibiskoside(20)、Aruncide A(21)、3-[(2E)-4-hydroxyl-4-methyl-2-pentenyl)]furan-5H-2-one(22)、Ibiscolacton(23)、吐叶醇(24)、蚱蜢酮(25)、3,7-dimethyl-3(E),6-octadien-5-one-1-O-β-D-glucoside(26)、3,7-dimethyl-3(Z),6-octadien-5-one-1-O-β-D-glucoside(27)、Sibiraglycoside K(28)、3,7-dimethyl-3(Z)-octene-5-one-1-O-β-D-glucopyranoside(29)、Sibiraglycoside G(30)、Sibiraglycoside H(31)、Sibiraglycoside E(32)、Sibiraglycoside F(33)、Sibiraglycoside C(34)、Sibiraglycoside D(35)。简单苯丙素类化合物12个:Sibiraphencoside A(7*)、3,4-二甲氧基反式肉桂酸甲酯(8)、藜芦酸甲酯(9)、阿魏酸甲酯(10)、3-羟基-4-甲氧基肉桂酸甲酯(11)、3,4-二甲氧基肉桂酸(12)、藜芦酸(13)、trans-3,4,5-Trimethoxycinnamic alcohol(14)、对羟基桂皮酸甲酯-4-O-β-D-吡喃葡萄糖苷(15)、藜芦酸葡萄糖苷(16)、3,4-dimethoxycinnamyl-β-D-glucopyranoside(17)、Icariside H1(18)。木脂素类化合物6个:(+)-环橄榄树脂素(36)、(2R,3S,4S)-4-(4-hydroxy-3-methoxybenzyl)-2-(5-hydroxy-3-methoxyphenyl)-3-(hydr oxymethyl)-tetrahydrofuran-3-ol(37)、1,2-bis(4-hydroxy-3-methoxyphenyl)-1,3-propanediol(38)、Salicifoneoliganol(39)、(7S,8R)-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40)、Herpetriol(41)。三萜类化合物3个:达玛烯二醇-II(42)、山楂酸甲酯(43)、麦珠子酸(44)。黄酮类化合物1个:槲皮素-3-O-半乳糖苷(45)。长链脂肪酸类化合物2个:二十四烷基阿魏酸酯(46)、对羟基反式肉桂酸二十四烷基酯(47)。其中,化合物1*-7*为7个新化合物,化合物8-11,13-18,24,25,37-44,46,47等22个化合物为首次从鲜卑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本论文对窄叶鲜卑花地上部分分离鉴定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初步活性筛选。其中,单萜类化合物1、2、3、4、6、19、20、21、26、32、33和三萜类化合物42、43,均具有较好的降脂活性,数据结果与模型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化合物2、6、32、42在所筛选化合物中降脂作用最好。通过初步的构效关系比较,推测结合在糖上的3-羟基-4-甲氧基肉桂酸片段对单萜苷的降脂活性有减弱的作用,单萜苷元为发挥降脂作用的主要化学片段。三萜类成分(如化合物43,山楂酸甲酯)在二氯甲烷部位含量较大,单萜苷类(如化合物20,sibiskoside)成分在正丁醇部位含量较大,两类化合物均为窄叶鲜卑花的降脂作用的发挥提供了物质基础。本文同时也对化合物32(Sibiraglycoside E)在体外模型的降脂作用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通过RT-PCR和脂质组学方法分析,表明化合物32可能通过抑制Hep G2细胞中的长链脂肪酸的合成,降低细胞中的DG和TG的含量而发挥其降脂生物活性。
其他文献
玉龙喀什水利枢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高度为230.5 m,为超高型的面板堆石坝,高度接近目前世界最高的同类坝型。本文依据高面板堆石坝渗流控制设计原则,对坝体进行了分区设计,提
以氧化硼、镁粉和石墨粉为原料,通过机械合金化与镁热法相结合,制备了碳化硼材料:在氧化硼、镁、石墨的质量比为10:11:1、行星式球磨机转速为200rpm、研磨时间为72h、研磨罐温度略
采用两种线圈长度分别将光催化竹炭纤维纯纺纱、光催化竹炭纤维/棉(50/50)混纺纱和棉纱编织成不同紧密系数的双罗纹针织物。文章通过分析针织物的基本参数,测试其基本物理机械
为了对比粘胶基和维纶基大豆蛋白纤维之间的性能差异,同时使人们能够深入了解粘胶基大豆蛋白纤维的性能,对两种纤维的形态结构以及各项基本性能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重视课程的'开放性'和'综合性',提倡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跨学科课程资源的整合。问题导向跨学科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建立起基于问题逻
一些酵母在以烷烃或长链脂肪酸为碳源进行生长时,首先利用定位在内质网膜上的ω-氧化系统将烷烃或长链脂肪酸氧化形成羧酸或二羧酸,然后进入β-氧化为生物体生长提供碳源及能
12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中国金融会计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上做主旨演讲时表示,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推进管理会计在金融业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
2013年广西第四地质队(以下简称四队)在参加广西"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找水打井工程中成井120口,超额完成20口,并提前3个月完成任务,日涌水量达35 645.94立方米,解决5万多名群众的
高速公路的维护运营生产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现有的信息化系统存在大量的信息孤岛、监管盲区及沟通渠道的断点.本文提出的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技术将安全管理组织划分成为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