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石的活性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kingh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环境资源学的观点看,煤矸石具有废渣和资源双重属性。煤矸石活化作为辅助性胶凝组分应用到水泥基材料的研究,主要立足于这种工业废渣的“资源化”利用,解决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变废为宝的目的。本论文通过对煤矸石活性的研究,获得了其最佳活化方式和在普通砂浆中的掺量。同时,干混砂浆具有品质稳定、品种齐全、使用灵活、适应性强等优点,可满足不同工程需要,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本文在对煤矸石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了掺活化煤矸石、水镁石纤维砌筑干混砂浆的配比。鉴于煤矸石的组成和结构等特性,论文首先采用机械–热复合活化的方法对煤矸石进行活化处理,研究了600~900℃下煤矸石的特性,将活化煤矸石以10%~40%的质量比掺到硅酸盐水泥中,进行水泥砂浆强度试验。并结合X衍射、激光粒度分析、偏光显微等仪器的测试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煤矸石进行活化预处理,最佳机械—热复合活化工艺制度为先用球磨机粉磨5小时,加热到700℃后保温7小时,冷却后再粉磨3小时;水泥砂浆强度随活化煤矸石掺量的增加在早期呈下降趋势,但随水化时间的增加,强度有大的提高,甚至超过纯硅酸盐水泥砂浆强度。在活化煤矸石的用量为总灰量的20%的情况下,砂浆28d抗折强度达到最大值,且高出纯水泥砂浆强度2.76%。在30%的掺量下,砂浆28d抗压强度值最大,且高出纯水泥砂浆强度0.33%。分析认为,综合效果以掺量30%为最佳,当掺量超过35%后,强度大幅度下降;煅烧工艺可以提高煤矸石火山灰活性的根本原因是煤矸石中的高岭石矿物在煅烧过程中发生分解,生成了无定形的SiO2和Al2O3。在获得了煤矸石在水泥砂浆中最佳活化方式和最佳掺量后,在原掺煤矸石普通砂浆的基础上掺入水镁石纤维及减水剂进行不同灰矸比和不同灰砂比的水泥砂浆试验,除了抗折抗压强度测试外,还测试了砂浆的粘结强度和稠度。研究表明:在掺加活化煤矸石30%,水镁石纤维3%,萘系减水剂1%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灰砂比可配制出不同强度等级的砌筑干混砂浆,且各项指标都符合规范;活化煤矸石具有吸水作用。随着其掺量的增大,水泥砂浆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增大,凝结时间相应延长,但对水泥的体积安定性都没有不良影响;复合活化煤矸石可以降低砂浆收缩值,煤矸石具有微集料效应和火山灰效应,可生成致密的水化C-S-H凝胶,填充了孔隙,不仅增加了砂浆的各项强度,同时配合水镁石纤维的骨架支撑作用,使得砂浆干缩率大为减小。通过对掺纤维与不掺纤维砂浆性能的对比分析,发现水镁石纤维与减水剂的加入不仅很好的解决了砂浆的泌水问题,同时改善了砂浆的流动性,提高了砂浆抗压、抗折强度,使得砂浆具有较好的保水、增韧、抗裂性能,再次证明了水镁石纤维在水泥基材料中良好的性能。此外,作者针对实验过程中的优缺点,并结合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对掺活化煤矸石干混砂浆研究今后的工作重点和建议。
其他文献
石羊河流域是甘肃省河西内陆河流域中人口最多、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性最强的地区。流域水资源已严重超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产物,其发展壮大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促进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保证了交通畅通,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有效途径。高架桥工程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尤为重要,为了高架桥施工安全管理
资本充足率是指银行资本(银行所拥有的永久归银行支配使用的自有资金)与全部风险资产的比例。它是国际上通用的巴塞尔协议规定的银行监管的重要指标之一,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从19世纪40年代托马斯·库克开近代旅游的先河以来,旅游业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旅游活动的发展引起了法律的一些变革。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旅游法”的概念被正式提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矿产能源,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热污染、噪声污染、空气污染、化学污染和地面沉降等影响
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格局进入了一个急剧变动的新时期,但俄罗斯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作为一个地理幅员和传统军事大国,自18世纪以来,俄罗斯一直是国际政治中的重要角色。
地图匹配和路径规划算法是GPS车辆定位导航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技术,也是影响智能交通系统(ITS)发展的主要环节;同时能为用户的出行提供智能化导航服务,从而有效地缓解
在数码技术和市场发展的推动下,传统影像市场将不可避免的受到数码影像的冲击。作为传统影像的巨子,在中国目前照相器材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尼康公司,又将如何应对中国,这个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发展,金融行业的演进有了明显变化,最显著的趋势在于各种金融业间的区别及差异日渐模糊,银行、证券、保险的界限正在逐渐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