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平台WebGIS集成框架的设计与实现——以北京市地下管线内网应用子系统为例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h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Internet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GIS需求的增长,基于Web技术的地理信息系统--Web GIS应运而生。通过Web功能,GIS应用空间得以扩展,真正成为了一种可以为大众服务的工具。目前主流的商用WebGIS平台主要包括ESRI公司的ArcGIS Server和ArcIMS,MapInfo公司的MapXTheme,超图公司的SuperMap IS等。   目前各WebGIS产品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无论从对象体系还是实现类库上都彼此独立。因而基于特定WebGIS平台开发出的产品无法兼容其它的平台。如果项目所依赖的WebGIS平台发生了变化,先前的产品将无法被复用,需要依赖新的平台重新进行开发,这样势必会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影响软件企业的开发效率。   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多平台WebGIS集成框架。该框架在开发中提供一个基础平台和一般性解决思路,为系统开发中的若干常见需求提供统一可行的方案,以适应多种WebGIS平台的开发需要。这样就为软件企业缩短了开发时间、提高了开发效率、并且降低了开发成本。   本文从系统架构、前后台基础类库的独立封装、前后台的通信机制重构等方面给出了具体解决方案,并且详细介绍了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全文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了WebGIS集成框架的架构原理和设计思想,包括框架技术的相关原理,系统采用的设计模式等。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系统后台的类库和接口。第三部分首先介绍了自定义的前台工具的类型,然后重点解析了命令型工具和交互型工具与后台的通信机制。第四部分以基于该框架开发的项目--北京市地下管线内网应用子系统为例进行讲解,重点阐述该框架中后台的处理机制。
其他文献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份,它们能够固定来自太阳的能量,为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食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同时,植被能够净化空气改善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保障。因此
学位